[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热分布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8464.3 | 申请日: | 2014-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1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黄鹰;李佳家;徐彩妮;叶年业;李荣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4 | 分类号: | G01M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刘显扬;黄晓笛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分布 试验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热分布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缸体的主推力线和次推力线、缸盖火花塞孔、缸盖气门座上布置测量点并安装热电偶;
步骤2)、设置缸孔主推力线和次推力线、缸孔连体区域、缸盖气门座、缸盖火花塞孔的温度报警范围;
步骤3)、测量温度对运行工况、冷却液温度、冷却液系统压力、冷却液流量的灵敏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主推力线和所述次推力线的测量点为距离缸孔上平面深度5±0.5mm、13±0.5mm、28±0.5mm、40±0.5m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缸盖气门座的测量点为距离燃烧室2.0±0.1mm、3.0±0.1mm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缸盖气门座的测点为进排气门之间或排气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缸盖火花塞孔的测量点为在缸盖火花塞孔靠近燃烧室的第2与第3个螺纹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缸孔主推力线和次推力线的温度报警范围为180℃,缸孔连体区域的温度报警范围为240℃,缸盖气门座的温度报警范围为铝缸盖250℃或铸铁缸盖400℃,缸盖火花塞孔的温度报警范围为2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测量温度对运行工况的灵敏度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运行发动机,控制发动机冷却液出口温度为95±3℃;
步骤12)、在1000±20rpm转速下运行发动机,然后以1000±20rpm的增量加速,直到发动机的最高转速;在加速过程中的每个转速在发动机全负荷扭矩、90%的全负荷扭矩、80%的全负荷扭矩时记录数据:直到在一分钟跨度内测量温度变化不超过1℃时才开始记录数据;在任何一个工况,只要测量温度超过温度报警设置值,均停止试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测量温度对冷却液温度的灵敏度包括以下步骤:
21)运行发动机,逐步增大压力;
22)在1000rpm±20rpm 运行发动机,然后以1000±20rpm 的增量加速直到发动机的最大转速;在加速的每个转速中,在冷却液出口温度为90±3℃、100±3℃、110±3℃、120±3℃时记录数据:直到在一分钟跨度内测量温度变化不超过1℃时才开始记录数据;在任何一个工况,只要测量温度超过温度报警设置值,均停止试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测量温度对冷却液系统压力的灵敏度包括以下步骤:
31)、运行发动机,逐步增大压力;
32)、以1000±20rpm的转速运行发动机,然后以1000±20rpm 的增量加速发动机,直至发动机的最高转速;在每个转速全负荷工况下记录数据;直到在一分钟跨度内测量温度变化不超过1℃时才开始记录数据;在任何一个工况,只要测量温度超过温度报警设置值,均停止试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测量温度对冷
却液流量的灵敏度包括以下步骤:
41)以1000±20rpm的转速运行发动机,然后以1000±20rpm 的增加加速发动机,直至发动机的最高转速;用一个独立的泵驱动或者用一个阀控制,按以下百分比开度控制热交换器的流量进行测试:80%、60%、40%、20%;当测量温度超出温度报警设置值10℃或更多时,停止该系列的测试;在全负荷记录数据;直到在一分钟跨度内金属温度变化不超过1℃时才开始记录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84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曲轴疲劳试验夹具
- 下一篇:一种矿用本安型语音系统及其语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