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当归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36842.4 申请日: 2014-07-16
公开(公告)号: CN104094960A 公开(公告)日: 2014-10-15
发明(设计)人: 李继平;陈明;马永强;惠娜娜;王立;张新瑞;杜蕙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51/00 分类号: A01N51/00;A01P5/00;A01G7/06;A01N43/90
代理公司: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张秋云
地址: 730000 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当归 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植物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当归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当归是甘肃省最具影响力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年种植面积在25万亩以上,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是产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引起的麻口病是当归生产上非常重要的病害,田间发病率100%,平均病株率为82.50%,病情指数为53.68。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对当归麻口病病原学、发生规律、化学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以甲基异柳磷为主的主要防治药剂,基本解决了上述生产中这一关键问题。2000年以后,国家提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在中药材上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其中包括甲基异柳磷。近年来,通过研究,提出以低毒农药辛硫磷替代高毒农药防治麻口病,并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但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低毒药剂辛硫磷对麻口病的防效不理想,二是在生产实践中辛硫磷使用时大多是撒施在土壤中,且施药量大,容易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此外,由于辛硫磷防治效果不理想,农民为了获得高收益,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甲基异柳磷、甲拌磷、涕灭威等高毒剧毒农药大量存在,使药材中农药残留增加,不仅影响当归的品质,而且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安全隐患。一方面中草药治病、保健方面的功效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对当归的需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是麻口病的为害严重,导致产量减少和使用高毒高残留药剂造成的药材品质下降,这些因素已严重制约了当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当归生产上这一突出问题,开发出对当归麻口病简单易行的防治办法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防治当归麻口病的当归处理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当归处理剂,所述当归处理剂由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5%阿维毒乳油和水组成。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当归处理剂,所述当归处理剂中,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的制剂量浓度为7g/L;15%阿维毒乳油的制剂量浓度为5ml/L。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的一种当归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是将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35g与15%阿维毒乳油25ml,兑水定容至5L,并混合均匀即可。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了上述的一种当归处理剂在防治当归麻口病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上述的应用,是于当归苗移栽前,先将当归苗在当归处理剂药液中浸苗15-30分钟,晾干后移栽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当归处理剂是低毒的药剂,在当归中的残留量极低,农药残留检测符合欧盟EN15662标准。

2、本发明提供的当归处理剂的使用方法是在当归苗移栽前进行,为浸苗处理,可降低药剂的使用量,节约成本,且操作简便;与现有的颗粒剂撒施比较,浸苗处理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小,药剂的持效期长,增产显著,防治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所用的药剂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福蝶)选用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15%阿维毒乳油选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廊坊农药中试厂的产品。

一种当归处理剂,是将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35g与15%阿维毒乳油25ml,兑水定容至5L,并混合均匀即可得到,其中,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的制剂量浓度为7g/L;15%阿维毒乳油的制剂量浓度为5ml/L。当归处理剂可有效防治当归麻口病,具体使用方法为:于当归苗移栽前,先将当归苗在当归处理剂药液中浸苗15-30分钟,晾干后移栽即可。

本发明通过以下实例验证发明方法的处理效果:2012-2013年连续两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当归主产区进行试验,当地当归麻口病发生较为严重。试验以发明的防治方法进行实施,于当年10月下旬当归收获时进行防治效果调查,试验结果如下各表格所示。

表1为渭源县会川镇半阴坡村2012年防治效果调查结果。

表1

表2为田家河乡元古堆村2012年防治效果调查结果。

表2

表3为岷县西寨镇大寨村2012年防治效果调查结果。

表3

表4为岷县十里镇甘寨村2012年防治效果调查结果。

表4

表5为渭源县会川镇半阴坡村2013年防治效果调查结果。

表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68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