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莫尔条纹的3D-LED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2016.4 | 申请日: | 2014-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4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爱;郭太良;周雄图;叶芸;林锑杭;林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G02B27/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莫尔 条纹 led 显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立体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莫尔条纹的3D-LED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立体显示由于其逼真的立体显示,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发展了基于大型LED屏的裸眼立体3D显示,包括狭缝光栅式3D-LED以及柱透镜光栅3D-LED。图1为现有LED屏结构(包括LED像素点001和黑矩阵002),我们可以看到现有LED屏存在较大比例的黑矩阵,而在3D-LED立体显示系统中,由于黑矩阵和狭缝光栅的遮光区域形成莫尔条纹,影响立体显示观看效果。
在现有狭缝光栅3D-LED立体显示系统中,由于狭缝光栅遮光区域的阻挡,有很大一部分光被遮挡而没有得到利用而损失。同时,在现有解决3D-LED莫尔条纹的方法之一,将黑矩阵变成白色矩阵,莫尔条纹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然后整个LED显示屏对比度变差了。
综上,针对现有3D-LED立体显示系统主要存在莫尔条纹问题而影响立体显示效果,提出一种解决3D-LED莫尔条纹的方法是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莫尔条纹的3D-LED显示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莫尔条纹的3D-LED显示系统,包括,
一2D显示屏,所述2D显示屏包括LED发光阵列、位于所述LED发光阵列的LED像素点之间的黑矩阵以及设置于所述黑矩阵上的增亮膜阵列;
一分光光栅,用于分离所述2D显示屏上的左右图像;
以及设置于所述2D显示屏与所述分光光栅之间并位于所述分光光栅背面的反射套件,其中,所述2D显示屏上的像素一部分透过所述分光光栅入射到人眼,另一部分则经过所述分光光栅背面的反射套件反射到所述2D显示屏上的黑矩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分光光栅为狭缝光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套件为一反射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套件为一漫反射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套件为一凹面镜或凸面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凹面镜或凸面镜上的凹面镜单元或凸面镜单元与所述LED发光阵列单元一一对应且等宽;且凹面镜单元或凸面镜单元中的反射面朝向所述LED发光阵列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套件包括一朝向所述LED发光阵列的反射膜以及设置于反射膜表面的凸透镜阵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凸透镜阵列的凸面朝向所述LED发光阵列,所述凸透镜阵列的凸透镜单元与所述LED发光阵列的LED像素点一一对应且等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套件包括一朝向所述LED发光阵列的反射膜以及设置于反射膜表面的凹透镜阵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凹透镜阵列的凹面朝向所述LED发光阵列,所述凹透镜阵列的凹透镜单元与所述LED发光阵列的LED像素点一一对应且等宽。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无莫尔条纹的3D-LED显示系统能够将本被光栅遮挡并吸收的光反射到黑矩阵上,照亮黑矩阵,减少或消除因分光光栅和黑矩阵阵列周期性分布而产生的莫尔条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LED屏。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莫尔条纹的3D-LED显示系统。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莫尔条纹的3D-LED显示系统。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莫尔条纹的3D-LED显示系统。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3D-LED显示系统的光路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莫尔条纹的3D-LED显示系统。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3D-LED显示系统的光路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LED显示系统及其光路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3D-LED显示系统的等效光路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LED显示系统及其光路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3D-LED显示系统的等效光路图。
图中:
011、021、031、041、051、061为2D显示屏,
012、022、032、042、052、062为分光光栅,
013为反射镜,023为漫反射膜,033为凹面镜,043为凸面镜,053、063为反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20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