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2866.6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7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王元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鹏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C12Q1/02;A01K67/027;C12R1/9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05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腺 细胞系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及其用途,属于肿瘤生物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Thy0517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胸腺是免疫系统的中枢器官,是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其功能是将部分淋巴细胞分化成T淋巴细胞。胸腺和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可发生良性或恶性肿瘤。胸腺瘤是前纵膈最常见的肿瘤,占成人前纵膈肿瘤的30%,是起源于胸腺上皮或显示向胸腺上皮细胞分化的肿瘤(不论非肿瘤性淋巴细胞是否存在)。胸腺瘤在中国发病率较高,好发于55-56岁年龄组。虽然胸腺瘤患者死亡率低,但胸腺瘤患者第二种癌的发生率增加。在临床特征上,胸腺瘤常伴有重症肌无力、纯红再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瘤患者中约有1/4患者伴发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的形成引起胸腺微环境的改变,有可能是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原因,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病情通常比单纯重症肌无力严重,需要依赖免疫抑制剂治疗。胸腺瘤病因尚不清楚,有研究报道EB病毒在胸腺瘤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为了研究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评价体外模型的适应性,肿瘤细胞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近几十年来,大量的人肿瘤细胞系被分离并用于长期培养,这些细胞系为肿瘤的分子水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模型。但由于胸腺瘤组织的特殊性、有效可用的胸腺瘤标本的缺乏以及建立连续性细胞培养的技术困难,致使科研人员长久以来一直无法获取胸腺瘤细胞系,极大地限制了胸腺瘤细胞学水平的研究。
由于缺乏胸腺瘤体外研究模型,尤其是缺乏胸腺瘤细胞系,所以导致胸腺瘤的体外功能检测只能受限于有限的短期原代培养。针对这些有限的短期原代培养物,研究人员分析了胸腺瘤的微卫星不稳定状态。一些学者从分子机理水平开展了一项针对胸腺瘤的靶向治疗策略的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胸腺瘤中表达增高,在一些病人中EGFR靶向治疗是有效的。也有学者将EGFR抑制剂用于胸腺瘤的治疗,而且还有学者发现环氧合酶-2(COX-2)或KIT基因可能会成为胸腺瘤二线化疗的靶点。这些初步研究表明,部分靶向药物对胸腺瘤治疗有效,但是由于缺乏体外胸腺瘤细胞系的功能检测,很多新的靶向治疗能用于其他肿瘤,但在胸腺瘤中还未进行。因此,为了更好地在体外对胸腺瘤的分子信号传导通路进行研究,需要建立可长期反复使用的胸腺瘤细胞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体外长期传代培养的、性质稳定的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制备胸腺瘤诊断试剂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制备胸腺瘤动物模型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作为药物靶点用于开发抑制胸腺瘤药物 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用于胸腺瘤的体外研究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命名为Thy0517,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9328。
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Thy0517制备胸腺瘤诊断试剂的用途。
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Thy0517制备胸腺瘤动物模型的用途。
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Thy0517作为药物靶点用于开发抑制胸腺瘤药物的用途。
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Thy0517用于胸腺瘤的体外研究的用途。
本发明的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Thy0517主要优势在于:
(1)本发明细胞系与原发肿瘤组织有着相似的蛋白表达,同时也具有染色体异常核型,具有体外成瘤能力的肿瘤细胞特性。
(2)本发明的细胞系可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而保持胸腺瘤肿瘤细胞特性不变,适合作为研发胸腺瘤相关药物的细胞材料。
(3)本发明的细胞系EGFR表达阳性,EGFR阳性表达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粘附、侵袭和转移,此细胞系可以用来作为一个研究以EGFR作为靶标的靶向药物研究的有力的工具细胞。
本发明的一种人胸腺瘤细胞系,命名为Thy0517,已于2014年6月25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9328,建议的分类名为:胸腺瘤细胞系。并已存活。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鹏,未经张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28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