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薯片调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9005.2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8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军;万丽娜;尹学清;许仲祥;杨延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7 | 分类号: | A23L1/217;A23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油炸薯片和薯条等进行包装前的调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薯片调味机。
背景技术
在薯片生产线中,经油炸出来的薯片需要进行调味后,再进行包装。目前对薯片和薯条均采用人工搅拌调味,这种方法不但耗费人力、作业强度高、效率低下,而且搅拌不均匀,更严重的是薯片的破损率很高,影响成品的外观和口感,最终会影响其卖相。为解决上述情况,发明人对自动调味设备进行了大量研究,以制作薯片生产线和薯条生产线为基础,对此进行了大量试验,并开发出适合薯条和薯片调味的调味机。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机械化作业、提高薯条和薯片的调味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减小破损率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薯片调味机。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薯片调味机,包括:送料装置,用于输送薯条或薯片物料;
拌粉装置,包括拌粉器、输料管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输料管位于所述拌粉器的下方且与所述拌粉器相连通,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分别驱动所述输料管和拌粉器实现物料输送和调味;
均混装置,其入料口分别与所述输料管、送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用于将由所述送料装置及输料管输送来的物料进行均匀混合后输出。
所述的输料管包括主动轴、中空管道和设置于所述中空管道内的推料螺旋,所述主动轴水平固定于所述中空管道的一端,所述中空管道的中部设置于所述拌粉器的下方且与所述拌粉器连通,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轴形成驱动连接。
所述的中空管道的出料端部下圆面位置成型有多个出料孔。
所述拌粉器包括进料斗、搅拌拨片和搅拌轴,所述搅拌拨片位于所述进料斗内,所述搅拌轴水平贯穿所述进料斗的上部并与所述搅拌拨片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斗的下部呈漏斗状,所述中空管道的中部与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连通,所述主动轴与所述搅拌轴形成驱动连接。
所述均混装置包括调味滚筒、机架、滚轴和用于驱动所述滚轴旋转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滚轴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调味滚筒呈倾斜设置于所述滚轴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滚轴旋转,所述滚轴驱动所述调味滚筒旋转;所述中空管道的出料孔置于所述调味滚筒的进料端。
所述送料装置为振动送料机,其出料端伸入所述调味滚筒的进料端。
所述输料管位于所述振动送料机的正上方,所述输料管上的出料孔位置伸出所述振动送料机的出料端部。
所述的调味滚筒的水平倾斜角度α为1~2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提供的调味机主要包括送料装置、拌粉装置和均混装置,通过送料装置可以将物料输送至均混装置中,通过拌粉装置可以将各种调味品进行有效混合,搅拌更加均匀,由于送料装置和拌粉装置的出料端均设置于均混装置中,只需一个人定时将各种粉料放到拌粉装置中即可实现均混,均混后的各种粉料与由送料装置输送来的物料一起在均混装置中实现混合,从而完成物料的调味。本发明所提供的送料装置可替代人工倒料,拌粉装置可实现各种粉料的自动搅拌混合,均混装置可实现物料与各种调味粉料的均混,完全代替人工拌粉和人工搅拌,大大降低了人工费用和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调味拌粉效率。
(2)本发明可很好地配套于薯片和薯条生产线,满足生产线连续作业的各项指标要求,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发明在均混装置中采用的调味滚筒均混,调味滚筒的旋转转动实现对粉料与薯条或薯片的有效调味混合,送料装置采用振动送料机,可保证薯条或薯片的单层输送,且不会造成输送破碎,包装前的薯片破损率大大低于人工搅拌方式。经过几年的实际应用、改进和验证,本发明已完全符合薯片和薯条生产线的指标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薯片调味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中的拌粉机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的C-C截面视图;
图6是图5中的A-A截面视图;
图7是图5中的B-B截面视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9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包装水煮杏鲍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胀气的拔丝山芋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