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频多小区联合信道估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7401.1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5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菁;齐心;粟欣;赵明;陈国峰;肖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B1/7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区 联合 信道 估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频多小区联合信道估计方法。
背景技术
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之一,采用时分双工。TD-SCDMA采用了诸多先进的通信技术,如智能天线、动态信道分配、联合检测等。
在3GPP规范的TD-SCDMA系统中,数据以突发形式传送。midamble码(也被称为训练序列)长度为144chips,是插在两个352chips数据域中间,用于接收端进行信道估计的。TD-SCDMA系统中共有128个准正交而非完全正交的基本midamble序列,它们被分为32组。在每个小区中,基站从给定组中的四个基本midamble序列中选取一个。邻近小区使用准正交而非完全正交的midamble序列,同一个小区不同用户的midamble码是由某个基本的midamble序列经过循环移位得到的。在同频组网的多小区下行传输场景中,用户端(UE)收到的信号不仅包含本小区基站发送的信号,还包含了邻近小区基站发送的信号。因此,当UE进行信道估计时,midamble序列的非正交性就引起了小区间干扰。同理,在同频组网的多小区上行传输场景中,基站端收到的信号不仅包含本小区用户发送的信号,并且包含了邻近小区用户发送的信号,当基站进行信道估计时,midamble序列的非正交性同样会引起小区间干扰。
传统的Steiner信道估计方法,利用midamble循环移位构造矩阵如下:
可采用FFT/IFFT进行简化计算,计算服务小区的信道冲击响应:
其中mrecv表示接收端收到的midamble序列,mbasic表示小区使用的基本midamble序列。由于在估计某一小区的信道冲击响应时,其它小区用户的信号都作为白噪声处理,噪声和干扰的总功率过大,因此影响了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因此,使用Steiner算法仅仅可以得到初始的准确性较差的信道冲击响应(CIR),但这一初始的CIR可以作为更加精确的信道估计算法的输入。
对传统Steiner算法的改进有多种方式,比较常见的是干扰消除算法,即在初始信道冲击响应的基础上,依次检测、重构干扰midamble信号,将其从初始信道冲击响应中去除。这种算法复杂度较高,精确度也受干扰强度等影响。另一种算法是联合信道估计算法,利用主小区和邻小区midamble构成信道估计矩阵,在精度方面更有优势。但是在用户较多,多径效应明显的情况下,矩阵规模较大,复杂度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同频多小区联合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够获得高精度的信道估计结果,为TD-SCDMA系统中联合检测算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且该方法涉及的算法计算复杂度低,容易实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同频多小区联合信道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同频目标小区和其邻小区的训练序列,并得到所述训练序列的互干扰系数;根据所述训练序列得到各个小区的接收信道冲击响应;根据所述训练序列及其互干扰系数以及所述各个小区的接收信道冲击响应构造简化的联合信道估计方程;根据所述简化的联合信道估计方程得到初步信道估计结果;根据所述初步信道估计结果得到精确信道估计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同频多小区联合信道估计方法,首先获得目标小区和邻小区的训练序列,并计算各个小区的接收信道冲击响应以及各小区间训练序列的互干扰系数,并据此构造简化的联合信道估计方程,通过简化的联合信道估计方程得到初步信道估计结果,最后根据初步信道估计的结果,获取精确信道估计结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在较低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获得高精度的信道估计结果,为TD-SCDMA系统中联合检测算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同频多小区联合信道估计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目标小区和其邻小区通过广播信道消息获取。
在一些示例中,在所述目标小区的多个同频邻小区中选取信号最强的小区作为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同频目标小区和其邻小区的训练序列通过高层参数获得。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各个小区的接收信道冲击响应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7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