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7227.0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5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义;周健;郑志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22 | 分类号: | B32B5/22;B32B5/26;B32B17/02;B32B37/08;B32B37/10;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无纺布层;
第一玻纤毡层,所述第一玻纤毡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的上表面;
第一泡沫板层,所述第一泡沫板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纤毡层的上表面;
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泡沫板层的上表面;
第二泡沫板层,所述第二泡沫板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的上表面;
第二玻纤毡层,所述第二玻纤毡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泡沫板层的上表面;以及
针织料层,所述针织料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玻纤毡层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选自水刺无纺布或淋膜无纺布,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为水刺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沫板层的密度为30~35kg/m3,所述第二泡沫板层的密度为20~25kg/m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泡沫板层和所述第二泡沫板层的厚度分别独立地为3.5毫米。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复合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依次将第一无纺布、第一玻纤毡、第一泡沫板、第二无纺布、第二泡沫板、第二玻纤毡和针织料进行叠加,以便得到多层板;
(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多层板在模腔中进行保压成型,以便得到半成品;以及
(3)将步骤(2)得到的所述半成品进行冷却吸附定型,以便得到所述复合板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复合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依次将所述第一无纺布、所述第一玻纤毡、所述第一泡沫板、所述第二无纺布、所述第二泡沫板、所述第二玻纤毡和所述针织料进行叠加之前,预先将所述第一泡沫板和所述第二泡沫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涂敷聚氨酯热固性胶水,其中,所述第一泡沫板和所述第二泡沫板上表面辊胶量为15~25g/m2,所述第一泡沫板和所述第二泡沫板下表面辊胶量为35~45g/m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复合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泡沫板和所述第二泡沫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涂敷聚氨酯热固性胶水之后,对所述第一泡沫板和所述第二泡沫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喷水,所述辊胶量与水的质量比为2: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复合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纤毡和所述第二玻纤毡克重分别独立地为100~150g/m2,所述保压成型是在模具温度为135~145摄氏度、模压为9~11MPa下进行35~45秒,所述冷却吸附成型是在真空吸附机构中进行35~45秒。
9.一种汽车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顶棚是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合板材制备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具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顶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72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气相沉积涂覆法制备的憎水材料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糊简单薄纸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