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浸出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2315.1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0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玉;刘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文玉 |
主分类号: | C22B3/12 | 分类号: | C22B3/12;C22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栋律师事务所 11425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7143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浸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浸出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复合选矿浸金剂项目是绿色环保、新科技型产品,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既要发展,又要顾及自身安全,以及顾及后代的生存,固有的净用氰化钠浸出金、银金属的传统方法,以其剧毒,残留长时间的保存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氰化物剧毒且是管制药品,在我国有禁止氰化物的禁令。使用过程中有如下不便:
1.氰化物运输需要专门的运输车辆,武装押运,还需要公安机关指定的时间、路段方能运输,严重制约生产,还有不安全的因子存在。
2.氰化物保管、使用过程难以管理,造成失窃和中毒等更是常见。
3.若生产过程中泄露以及排放处理,后续处理工作难度大,责任重。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使用效率高的复合浸出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浸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40重量份的碳酸氢钠与35重量份的尿素搅拌均匀,放置于不锈钢容器中加热至1000摄氏度,使得碱液和尿素充分融化为液体后停止加热,使得液体冷却至600摄氏度时加热25重量份的黄血盐即亚铁氰化钾,加入后密封至完全融化,随后将液体倒出来冷却,冷却后破碎成小块状装袋即成。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环保性能高:本专利生产过程符合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无尾渣、无废水、物排放,所以生产过程十分安全,环保。本专利用几种化工产品勾兑、混合而成,经电炉冶炼而制成,产品外观与性状为:类白色块状固体,稍微有气味。建设生产车间,实行安全生产,在加工冶炼的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经过抽风器送出回收冷却,产品经过粉碎后装袋,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废水排放,所有原料经过加工后都是产品成品,没有废渣排放。生产无固体、液体排放,所以该生产过程非常环保,操作简便。
2.节省运输成本,不会制约工厂发展,大大降低毒化影响的可能性。
3.回收率远远大于氰化钠的回收率,能提高工业大生产中经济的效益。
4.对贵金属的浸出率高于氰化钠的浸出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复合浸出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40重量份的碳酸氢钠与35重量份的尿素搅拌均匀,放置于不锈钢容器中加热至1000摄氏度,使得碱液和尿素充分融化为液体后停止加热,(即将目标温度定为1000摄氏度去加热,到这个温度的时候,内部的两种物质均成了液体,碳酸氢钠还可以被其他碱代替)使得液体冷却至600摄氏度时加热25重量份的黄血盐即亚铁氰化钾,加入后密封至完全融化,随后将液体倒出来冷却,冷却后破碎成小块状装袋即成。当然,本处的破碎不是非必须过程。
生产过程中,在加热装置上方安装抽风装置,将抽风装置通入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处理存放。
为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的长远安全和发展,由于运输不受限制,本发明的产品还不会制约工厂生产,也不用办理繁杂的手续,不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管控药品。
本专利的选矿浸金剂,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和对氰化钠的对比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文玉,未经高文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2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