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硼化锆-硅复合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90848.2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9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余木火;耿冉;张铭远;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08 | 分类号: | D01F9/08;D01F1/10;D01F11/00;D01D5/04;D01D1/02;C04B35/5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硼化锆 复合 陶瓷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硼化锆-硅复合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含锆化合物的水溶液加入到含硼化合物的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混合均匀,将碳源化合物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溶解并加入到溶液中,再加入络合剂水溶液,混合均匀,最后调节pH<4,搅拌反应2~4h,得前驱体溶液;
(2)将聚乙烯醇和含硅抗氧化助剂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溶解,与上述前驱体溶液在50~70℃下混合均匀,浓缩至粘度40~80Pa·s,脱泡后,即得硼化锆陶瓷纤维前驱体纺丝液;
(3)将上述纺丝液在纺丝温度为50~80℃,甬道温度为120~160℃下利用干法纺丝法得到硼化锆-硅复合陶瓷纤维前驱体;
(4)将上述前驱体纤维在氩气气氛中,1200~1600℃高温烧结后得到具有较高抗氧化性能的硼化锆-硅复合陶瓷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硼化锆-硅复合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含锆化合物与含硼化合物中的Zr与B的摩尔比为1∶1~10∶1,碳源化合物与含锆化合物中的C与Zr的摩尔比为0.5∶1~10∶1,络合剂与含锆化合物的质量比为0.1∶1~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硼化锆-硅复合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含锆化合物为ZrOCl2、Zr(NO3)4、Zr(NO3)2或ZrOCl2·8H2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硼化锆-硅复合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含硼化合物为硼酸或硼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硼化锆-硅复合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碳源化合物为蔗糖或酚醛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硼化锆-硅复合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络合剂为柠檬酸或醋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硼化锆-硅复合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含硅抗氧化助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正硅酸乙酯TEOS、乙烯基三乙氧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且含硅抗氧化助剂与含锆化合物中Si与Zr的摩尔比为0.1∶1~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硼化锆-硅复合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2)中的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0~1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硼化锆-硅复合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脱泡采用静置或真空脱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硼化锆-硅复合陶瓷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聚乙烯醇与步骤(1)前驱体溶液中溶质总质量的质量比为1∶0.1~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08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