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调整车辆左右弹簧载荷的防侧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7175.7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5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竹林;戴汝泉;衣丰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G17/00 | 分类号: | B60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35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整 车辆 左右 弹簧 载荷 防侧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侧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整车辆左右弹簧载荷的防侧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安全性能。车辆在行驶或运输过程中,由于转弯时速度过快,装载货物偏载等原因,可导致车辆侧翻,而日常中这种事故时有发生,一旦事故发生,则会造成生命及财产的损失。
目前防止车辆侧翻是国内外车辆行业的一大课题。造成车辆发生侧翻的因素很多,并非只有车辆转弯所产生的离心力导致车辆侧翻这一个因素,比如车辆所载货物偏向一侧、侧向撞击力、侧向风过大、路面倾斜度过大等原因都可造成车辆侧翻。因此需要研究一种防止车辆侧翻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车辆易发生侧翻的现象,提出一种自动调整车辆左右弹簧载荷的防侧翻装置,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简单、安装便利、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自动调整车辆左右弹簧载荷的防侧翻装置,由车架、载荷平衡组件、第一受力组件、第二受力组件、第一螺栓组、第一螺母、第二螺母、车桥、固定件、第二螺栓组组成,车架通过板簧及拉杆与车桥连接,载荷平衡组件通过第一螺栓组固定安装在固定件上,固定件通过第二螺栓组固定安装在车桥上,第一受力组件、第二受力组件固定安装在车架上,第一受力组件、第二受力组件各自的销轴分别穿过第一摆杆、第二摆杆的开口槽中。
所述的载荷平衡组件由第一摆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摆杆、安装板组成,第一摆杆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上,第二摆杆固定安装在第二齿轮上,第一齿轮安装在安装板的转轴上并通过第一螺母定位,第二齿轮安装在安装板的转轴上并通过第二螺母定位,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通过齿啮合。
所述的第一摆杆、第二摆杆上均开有长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自动调整车辆左右弹簧载荷的防侧翻装置,可以在不改变原车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载荷平衡组件平衡车辆左右弹簧的载荷,进而避免车辆侧翻,有效保护车辆和人员安全。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简单、安装便利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载荷平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载荷平衡组件,3-第一受力组件,4-第二受力组件,5-第一螺栓组,6-第一螺母,7-第二螺母,8-车桥,9-固定件,10-第二螺栓组,201-第一摆杆,202-第一齿轮,203-第二齿轮,204-第二摆杆,20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自动调整车辆左右弹簧载荷的防侧翻装置,由车架1、载荷平衡组件2、第一受力组件3、第二受力组件4、第一螺栓组5、第一螺母6、第二螺母7、车桥8、固定件9、第二螺栓组10组成,车架1通过板簧及拉杆与车桥8连接,载荷平衡组件2通过第一螺栓组5固定安装在固定件9上,固定件9通过第二螺栓组10固定安装在车桥8上,第一受力组件3、第二受力组件4固定安装在车架1上,第一受力组件3、第二受力组件4各自的销轴分别穿过第一摆杆201、第二摆杆204的开口槽中。
所述的载荷平衡组件2由第一摆杆201、第一齿轮202、第二齿轮203、第二摆杆204、安装板205组成,第一摆杆201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202上,第二摆杆204固定安装在第二齿轮203上,第一齿轮202安装在安装板205的转轴上并通过第一螺母6定位,第二齿轮203安装在安装板205的转轴上并通过第二螺母7定位,第一齿轮202和第二齿轮203通过齿啮合。
所述的第一摆杆201、第二摆杆204上均开有长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自动调整车辆左右弹簧载荷的防侧翻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车辆直线行驶工况下,随着弹簧载荷的变化,车架1可相对于车桥8垂向移动,第一受力组件3、第二受力组件4上的销轴分别推动第一摆杆201、第二摆杆204转动,此时载荷平衡组件2不起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7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