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76413.2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6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田华军;韩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587 | 分类号: | H01M4/587;H01M4/38;H01M4/133;H01M4/13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莉华;崔佳佳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提供一硅-活泼金属合金;
(2)用所述合金与液相造孔剂进行反应,以除去所述活泼金属,得到多孔硅纳米材料;
(3)用氢氟酸溶液清洗所述多孔硅纳米材料以去除氧化硅,得到经氢氟酸清洗处理的多孔硅纳米材料;
(4)将得到的纳米硅材料与聚合物混合并进行球磨,得到多孔纳米硅/聚合物均匀混合物;
(5)将纳米硅/聚合物混合物进行煅烧,得到多孔硅-碳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泼金属选自下组:铝、铁、镁、锌、钙、铅,或其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相造孔剂是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而不与单质硅反应的溶液;较佳地,所述的液相造孔剂为无机酸;更佳地,所述的液相造孔剂为无机强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选自下组:聚丙烯腈(PAN)、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丙烯酸甲酯与2-丙烯腈的聚合物(PAN-co-PMA),或其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在选自下组的气氛下进行:惰性气体和/或还原性气体、或真空条件;
较佳地,所述的惰性气体选自下组:惰性气体:氮气、氦气、氩气、氖气,或其组合;和/或
所述的还原气体选自下组:氢气、一氧化碳或其组合,或以上任意组合。
6.一种多孔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材料是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材料具有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所述的电极材料为纳米颗粒,且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5nm-500nm;
所述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0-500cm2/g。
8.一种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负极是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材料制备的,或所述的电池负极含有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材料。
9.一种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是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材料制备的,或所述的制品含有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材料,或所述的制品具有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负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是电池,且所述的电池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且所述的负极材料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64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硫电池用粘结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磷酸锰铁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