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收放式螺旋桨推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0380.0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2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霞;齐占峰;孙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H1/14 | 分类号: | B63H1/14;B63H2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11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收放式 螺旋桨 推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桨推进装置,特别是一种可收放式螺旋桨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波浪能滑行器是一种新型海洋自主移动监测平台,它由水面浮体、水下滑行机和吊缆组成。波浪能滑行器利的波浪驱动波浪能滑行器前进,利用太阳能为波浪能滑行器的电池组充电,电池组为波浪能滑行器的控制系统和导航通讯系统提供电能。波浪能滑行器利用海洋环境中丰富的环境能源实现长时序、大航程、低维护的海洋环境监测作业。当海上长时间光照充足时,多余的电能不能存储到电池组中。为充分利用能源,波浪能滑行器除采用纯机械结构转化波浪能为前向驱动力,同时利用富裕的电能驱动螺旋桨来为波浪能滑翔器提供前进动力,进而形成混合驱动式波浪能滑翔器。
由于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太阳能的充电功率不确定使得混合驱动式波浪能滑翔器采用电能驱动螺旋桨方式的使用频率和时间不确定。为充分发挥混合驱动式波浪能滑翔器的优势,保证电能驱动螺旋桨推进方式功能性的同时,能够在不使用电能驱动螺旋桨时不降低波浪能滑翔器的水动力性能,需要改进现有的螺旋桨推进器,以减小水下航行器航行过程的流体阻力,提高水下航行器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水下航行器航行过程流体阻力的可收放式螺旋桨推进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收放式螺旋桨推进装置,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耐压舱体、外壳体和桨叶;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分割壁,所述分割壁将所述外壳体内的空间隔成前密封腔和后收纳腔,所述前密封腔与所述耐压舱体的中空结构构成该推进装置使用时的密封空间;所述桨叶由双输出轴电机驱动,所述双输出轴电机设置在所述前密封腔内,所述双输出轴电机通过螺旋桨输出轴与尾部端盖连接,所述尾部端盖通过回复簧片与所述桨叶连接,所述螺旋桨输出轴由所述分割壁支撑,二者之间形成密封连接;所述双输出轴电机远离桨叶的一端与支撑传动杆连接,所述支撑传动杆的中部是丝杠段,前部和后部是光轴段;所述支撑传动杆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固定在所述密封空间内,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所述支撑传动杆,所述丝杠段与所述螺纹孔能够形成螺纹副;在所述双输出轴电机靠近桨叶的一端设有电机固定盘,所述电机固定盘滑动连接在弹簧套筒内,所述弹簧套筒固定在所述分割壁的前侧,在所述弹簧套筒内安装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夹压在所述分割壁和所述电机固定盘之间。
在所述弹簧套筒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键槽,在所述电机固定盘上设有与所述键槽适配的导向突起,所述导向突起安装在所述键槽内。
所述丝杠的支撑结构形成在肋环上,所述肋环的外边缘是法兰结构,所述法兰结构夹设在所述耐压舱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所述法兰结构与所述耐压舱体和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并分别形成静密封。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不影响螺旋桨推进功能的前提下,采用螺旋传动机构实现对螺旋桨桨叶的收放操作,在螺旋桨推进装置提供动力时桨叶张开,可以提供前进的驱动力;在螺旋桨推进装置不工作时桨叶收起,可以减小水下航行器运动过程中的流体阻力,提高水下航行器的工作效率。本发明具有桨叶收放可控、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机固定盘与弹簧套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桨叶打开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桨叶收起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中:1、耐压舱体、2、外壳体、21、分割壁、22、前密封腔、23、后收纳腔、3、密封圈、4、双输出轴电机、5、电机固定盘、6、驱动弹簧、7、弹簧套筒、8、联轴器、9、螺旋桨输出轴、10、支撑传动杆、11、肋环、12、回复簧片、13、桨叶、14、尾部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未经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0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