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输出滚筒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及其洗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9002.0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2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聚隆减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7/30 | 分类号: | D06F37/30;D06F3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张松林 |
地址: | 242399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滚筒洗衣机 减速 离合器 及其 洗衣机 | ||
本发明一种双输出滚筒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及其洗衣机涉及滚筒洗衣机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滚筒洗衣机洗涤效果不理想的缺陷,它包括内筒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内筒轴内的输入轴,以及置于内筒轴和输入轴之间的轮系组件,输入轴通过下衬套和上衬套同心地安装在内筒轴内,输入轴为第一输出,并通过转子安装板与转子相连接,内筒轴为第二输出,通过轮系组件与输入轴相连接;其洗衣机中搅拌器安装在内筒内,所述的搅拌器与输入轴相连接,提高洗涤效率,节约轴向尺寸,搅拌器和内筒旋转方向一致,转速不同,形成双动力洗涤,使衣物在抛起‑摔打‑再抛起的过程中增加了搅拌和翻滚动作,提高洗净比,不需要加热,从而节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筒洗衣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双输出滚筒洗衣机减速离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滚筒洗衣机上没有减速离合器,电机通过皮带轮的减速驱动内筒旋转,滚筒洗衣机的脱水转速约为800-1200rpm,洗涤转速只有50~60rpm左右,因此在洗涤时需要很大的减速比,通常使用双速电机,或者靠直驱电机调速,无论哪种方式都会增加成本和功耗,不仅电机价格昂贵,而且能耗大,洗涤方式单一,洗涤效果不理想 ,寻求一种洗涤方式全面的滚筒离合器及其洗衣机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输出滚筒洗衣机减速离合器,与滚筒洗衣机的内筒和搅拌器相连接,以提高洗涤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输出滚筒洗衣机,通过与滚筒洗衣机减速离合器相连接,实现洗涤时所需的理想的洗涤效果。
根据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输出滚筒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包括内筒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内筒轴内的输入轴,以及置于内筒轴和输入轴之间的轮系组件,输入轴通过下衬套和上衬套同心地安装在内筒轴内,输入轴为第一输出,并通过转子安装板与转子相连接,内筒轴为第二输出,通过轮系组件与输入轴相连接。
所述的轮系组件包括行星齿轮、行星轴、行星架、太阳轮、内齿轮和行星架盖,行星齿轮通过行星轴安装在行星架上,并通过行星架盖铆合在一起,行星齿轮内与太阳轮相啮合,外与内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内筒轴通过轴承安装在上壳体上,所述的转子安装板通过轴承安装在下壳体上,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内筒轴与上壳体之间设有大水封,内筒轴内设有小水封。
在所述的下壳体内上壳体和内齿轮之间设有离合弹簧,离合弹簧与内齿轮之间设有垫片,所述的内齿轮的上端设有上离合齿,下端设有下离合齿,对应地,上壳体上设有键槽,所述的转子安装板上也设有键槽,当内齿轮向上滑动到最上端时,所述的内齿轮的上端的上离合齿与上壳体上的键槽啮合,当内齿轮向下滑动到最下端时,所述的内齿轮的下端的下离合齿与转子安装板上的键槽相啮合。
所述的下壳体和内齿轮之间设有离合滑块,离合滑块为带有旋转把柄的圆环状部件,靠近内齿轮的一面是平面,另一面上分布有若干的斜面凸起部分,下壳体也是一个圆环状部件,圆环的内侧底面分布有与离合滑块相对应的若干的斜面凸起部分,离合滑块安装在下壳体内部,下壳体的侧面开有缺口,离合滑块的旋转把柄从下壳体侧面的缺口伸出,并与外部的牵引电机相连接,带动绕离合器轴心在下壳体侧面的缺口角度范围内旋转。
根据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第二基本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根据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双输出滚筒洗衣机减速离合器制造的洗衣机,包括同心安装的盛水的外筒、内筒,内筒设在外筒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器,所述的搅拌器安装在内筒内,所述的搅拌器与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的内筒与内筒轴相连接,所述的外筒与上壳体相连接,所述的上壳体通过安装柱与电机定子相连接,与输入轴相连接的电机转子设在电机定子的外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聚隆减速器有限公司,未经宁国聚隆减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9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