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主元的转角特征识别与构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7981.6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7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林;杜宝瑞;周敏;方立辉;田世明;白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093 | 分类号: | G05B19/4093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207 | 代理人: | 罗莹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转角 特征 识别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主元的转角特征识别与构造方法,用于飞机复杂整体结构件数控编程中转角特征的识别,属于飞机数字化制造技术领域。应用该方法,可以实现飞机复杂整体结构件数控编程中转角特征的识别,为飞机结构件转角自动化编程提供技术基础,从而缩短飞机研制周期。
背景技术
相比分散式结构件,通常整体结构件的特征数量较大,尤其是转角特征,如某尺寸为3000mm*1200mm*35mm的飞机壁板零件,包含548个转角特征。在交互编程方式下,按照每个转角编程点击鼠标30次算,共需点击16440次,工作量大,编程周期长(约2~3天)。为此,亟需提高飞机结构件转角编程的自动化水平。而要实现飞机结构件转角的自动化编程,转角特征的自动识别是首要的关键。因此,研究基于主元的转角特征识别与构造方法,实现飞机结构件转角特征的自动识别,进而实现飞机结构件转角的自动化编程,提高数控加工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已成为高效数控加工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主元的转角特征识别与构造方法,该算法可实现转角特征的自动识别,为转角加工自动化编程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减少人工交互编程工作量,缩短编程周期,提高零件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主元的转角特征识别与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实现的主要步骤有:1)加工面识别;2)点可加工性判断;3)主元识别;4)转角特征构造;5)切深增大区识别与构造。
所述步骤1)加工面识别,根据加工角度和几何属性信息,首先对加工面进行分类;然后按照近二次规则面识别准则对近二次规则面进行识别;再对面的几何属性,计算正负性、凸凹性,并按照封闭性识别准则计算面的封闭性:
所述步骤2)点可加工性判断,根据零件表面的某个点是否可被刀具加工,判断点的可加工性,建立基于机床可加工能力的点可加工判断准则及方法;
所述步骤3)主元识别,根据面的几何类型、几何属性及可加工性,建立主元识别准则,其中主元是在某一加工工位下,零件侧壁面中任意点均为凹点且可加工的过渡曲面或凹边,实现主元的识别;
所述步骤4)转角特征构造,以主元为基础,计算转角加工的切入元和切出元,其中切入元是转交按照顺铣加工时刀具斜切进入的曲面集,切出元是转角按照顺铣加工时刀具斜切出转角区域的曲面集,构建侧R、底R及转角特征,并根据有效性判断准则评价转角是否有效;
所述步骤5)切深增大区识别与构造,根据转角特征顶面高度与切元最大高度之间关系,识别并构造切深增大区。
所述步骤1)的加工面识别中,近二次规则面的识别过程为:若已知加工精度εm,面f为Nurbs类型,其U向参数范围为[pus,pue],V向参数范围为[pvs,pve],分别在pus,(pus+pue)/2,pue处取U向参数线cus,cum,cue,类似地,分别在pvs,(pvs+pve)/2,pve处取U向参数线cvs,cvm,cve,建立以下近二次规则面识别准则:
准则1,即,近圆柱面规则:如果f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cus,cum,cue均为半径相同的圆弧,圆心两两互不重合,并且cvs,cvm,cve均为相互平行的直线;(2)cvs,cvm,cve均为半径相同的圆弧,圆心两两互不重合,并且cus,cum,cue均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则f为近圆柱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7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