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状油藏调剖堵水堵剂进入深度测试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7548.2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0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硕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7/10 | 分类号: | E21B47/10;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吴甘棠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状 油藏 调剖堵水堵剂 进入 深度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剖堵水调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层状油藏调剖堵水堵剂进入深度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研究堵剂或者聚合物分布规律主要有深部调剖过程中的堵剂分布模式物理模拟方法和深部调剖过程中的堵剂分布模式数值计算方法两种方法。其中深部调剖过程中的堵剂分布模式物理模拟方法的贡献有:能阐述堵剂的平面分布模式,得到窜流通道影响下的聚合物平面分布模式,分析聚合物驱波及系数与驱油效率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降低低渗层的污染,得到聚合物在不同尺寸孔隙的分布规律;获得堵剂流动速度与注入压力并非是线性关系,提出采用表面堵塞法减少堵剂对非目的层侵入的技术,解释了堵剂注入压力上升过程的微观渗流机理,直观得到了堵剂在裂缝型岩心内部的分布图像,分析了堵剂在裂缝内的流动规律和由裂缝向基质的滤失规律。深部调剖过程中的堵剂分布模式数值计算方法的贡献有:堵剂分布模式的数值计算方法分为解析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解析公式法目前只针对堵剂的纵向分布规律开展研究,推导出了不同渗透率级差下的堵剂纵向分布规律,对油井堵水后的生产情况进行了预测。
但是两种方法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如下,
研究堵剂或者聚合物分布规律的物理模拟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1)目前国内外无论研究堵剂或聚合物在储层中的平面分布规律和纵向分布规律时,都没有考虑注入压力的影响。
(2)研究堵剂纵向分布规律时,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并联填砂模型或并联胶结岩心模型,但是堵剂在并联模型中的渗流方式是线性驱替,而堵剂进入储层后的真实渗流方式是平面径向流,渗流模式不同必然引起分布规律不一致。
(3)目前研究堵剂纵向分布规律时,认为渗流为线性驱替且各层间没有物质交换,都是相当于针对“分层调剖”建立的物理模型。没有考虑堵剂进入储层后由于重力分异作用对纵向分布规律的影响。
目前研究堵剂分布规律的数值方法,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利用解析公式方法虽然可以计算得到堵剂纵向的分布规律,但是前提假设条件过于理想,无法研究变注入压力条件下的堵剂分布模式,并且无法计算窜流通道影响下的堵剂平面分布规律。
(2)相比于解析公式法,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解决储层非均质问题并可以描述众多渗流机理,但是必须要解决堵剂相对渗透率曲线的获取问题。目前虽然已有学者提出了聚合物相渗数据反演的处理方法,但尚不成熟。堵剂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数据反演方法尚需进一步开展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层状油藏调剖堵水堵剂进入深度测试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层状油藏调剖堵水堵剂进入深度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堵剂分布规律物理模拟方法建立窜流非均质物理模拟模型,利用该窜流非均质物理模拟模型中的径向多层非均质胶结模型模拟分层调剖时的堵剂在储层中的分布情况,同时利用该窜流非均质物理模拟模型中的平面多层非均质胶结岩心模拟笼统调剖时的堵剂在厚层中的分布情况,利用两种分布情况获得物理模拟结果;
步骤2,通过堵剂分布规律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并利用非稳态法测试不同驱替速度条件下的堵剂驱替原油的压力和流量数据,采用组分数值模拟器对所述压力和流量数据的测试结果进行拟合,根据拟合结果绘制不同驱替速度的堵剂相对渗透率曲线,利用所述堵剂相对渗透率曲线修正所述数值模拟模型获得数值模拟结果;
步骤3,利用修正过的数值模拟器拟合所述物理模拟结果,综合利用拟合后的物理模拟结果与所述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注入压力下的堵剂平面分布规律和纵向分布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堵剂进入窜流区域与非窜流区域的比例模型;
步骤4,利用所述堵剂进入窜流区域与非窜流区域的比例模型,建立层状油藏调剖堵水堵剂的堵剂用量优化方法。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建立径向多层非均质胶结模型,利用该径向多层非均质胶结模型模拟分层调剖时的堵剂在储层中的分布情况,具体内容为:
在模型上密布电极,配置堵剂的用水中加入强电解质,当有一定浓度溶液配置的堵剂到达某一点后,该点电阻率将急剧下降,以此方法检测深部调剖过程中堵剂的分布状况;变化注入压力,分析各层饱和度与流量变化,揭示不同注入压力条件下堵剂在不同渗透率层的纵向分布规律,计算不同注入压力条件下堵剂进入窜流层和非窜流层的堵剂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7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及结构
- 下一篇:有线地磁随钻导向仪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