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状油藏调剖堵水堵剂进入深度测试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7548.2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0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硕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47/10 | 分类号: | E21B47/10;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吴甘棠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状 油藏 调剖堵水堵剂 进入 深度 测试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层状油藏调剖堵水堵剂进入深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通过堵剂分布规律物理模拟方法建立窜流非均质物理模拟模型,利用该窜流非均质物理模拟模型中的径向多层非均质胶结模型模拟分层调剖时的堵剂在储层中的分布情况,同时利用该窜流非均质物理模拟模型中的平面多层非均质胶结岩心模拟笼统调剖时的堵剂在厚层中的分布情况,利用两种分布情况获得物理模拟结果;
步骤2,通过堵剂分布规律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并利用非稳态法测试不同驱替速度条件下的堵剂驱替原油的压力和流量数据,采用组分数值模拟器对所述压力和流量数据的测试结果进行拟合,根据拟合结果绘制不同驱替速度的堵剂相对渗透率曲线,利用所述堵剂相对渗透率曲线修正所述数值模拟模型获得数值模拟结果;
步骤3,利用修正过的数值模拟器拟合所述物理模拟结果,综合利用拟合后的物理模拟结果与所述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注入压力下的堵剂平面分布规律和纵向分布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堵剂进入窜流区域与非窜流区域的比例模型;
步骤4,利用所述堵剂进入窜流区域与非窜流区域的比例模型,建立层状油藏调剖堵水堵剂的堵剂用量优化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油藏调剖堵水堵剂进入深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建立径向多层非均质胶结模型,利用该径向多层非均质胶结模型模拟分层调剖时的堵剂在储层中的分布情况,具体内容为:
在模型上密布电极,配置堵剂的用水中加入强电解质,当有一定浓度溶液配置的堵剂到达某一点后,该点电阻率将急剧下降,以此方法检测深部调剖过程中堵剂的分布状况;变化注入压力,分析各层饱和度与流量变化,揭示不同注入压力条件下堵剂在不同渗透率层的纵向分布规律,计算不同注入压力条件下堵剂进入窜流层和非窜流层的堵剂比例;
步骤12,制作平面多层非均质胶结岩心,利用该平面多层非均质胶结岩心模拟笼统调剖时的堵剂在厚层的分布情况,具体内容为:
均匀密布取芯点,根据该密布取芯点测试出岩芯的渗透率下降比例,检测堵剂的分布状况;分析成胶前后分布模式差异与注入压力之间的关系;计算不同注入压力条件下堵剂进入窜流层和非窜流层的堵剂比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油藏调剖堵水堵剂进入深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利用非稳态法测试不同驱替速度条件下的堵剂驱替原油的压力和流量数据,采用组分数值模拟器对驱替过程的压力、流量数据进行拟合,具体的拟合方法是;先给相对渗透率曲线与含水饱和度之间函数关系的待定参数一个初始值,则相对渗透率曲线可认为是已知值,再利用数值模拟器计算出每一个时刻的岩心两端压差以及出口端的累积产油量,然后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确定出差平方和最小的一组堵剂相对渗透率曲线;
步骤22,在获取不同驱替速度的堵剂相对渗透率曲线后,在每个时间步计算前计算每个网格的三个方向的流动速度,根据流动速度选用相应的相对渗透率曲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油藏调剖堵水堵剂进入深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步骤3中不同注入压力下的堵剂纵向分布规律计算堵剂封堵窜流层后的注采井间压力分布,建立顶替段塞长度优化方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油藏调剖堵水堵剂进入深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步骤3中所述堵剂进入窜流区域与非窜流区域的比例模型计算堵剂进入窜流区域和非窜流区域的堵剂比例,建立堵剂用量优化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75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及结构
- 下一篇:有线地磁随钻导向仪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