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600MPa级高屈强比高塑性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6779.3 | 申请日: | 2014-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4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强;刘仁东;王旭;郭金宇;徐荣杰;孙成钱;李新;黄大鹏;林利;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1D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600 mpa 屈强 比高 塑性 冷轧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用冷轧高强度薄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600MPa级高屈强比高塑性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低能耗、减重化和高安全已成为现代和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为适应汽车工业这一发展趋势,汽车生产厂家和钢铁企业及科研院所正积极致力于汽车车身“轻量化”设计和汽车用高强钢的研发。目前开发出的强度从590MPa到980MPa的双相(DP)钢和相变诱发塑性(TRIP)钢等汽车用冷轧高强度钢已工业化量产,用于汽车的骨架构件、加强件和防撞吸能件等汽车构件上,实现了汽车车身“轻量化”要求。由于用这些高强钢板制造的汽车结构件成形相对简单,钢板的变形量不大,加工硬化程度不高,虽然在成形后的烤漆过程中钢板的屈服强度有所提高,满足了车身的强度和刚度。但是,生产这些先进的冷轧高强度钢,对连续退火炉的冷却段和时效段能力要求较高,退火工艺控制苛刻,生产难度高。为降低冷轧高强度钢生产难度,并保证用高强度钢板制造的车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满足汽车车身“轻量化”,需要在冷轧钢板的成分中添加微合金化元素,并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使冷轧钢板兼具高的屈强比和优良的塑性。
CN101376944A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屈强比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钢板的屈服强度大于500MPa,抗拉强度大于600MPa,屈强比大于0.80。为获得这种强度大于600MPa,屈强比大于0.80的钢板,在退火过程中,将钢板加热至780-850℃保温后通过两段式快速冷却到200℃以下,此工艺第一段从高温快冷容易控制,而第二段从400-500℃的较低温度下快速冷却到200℃以下,对依靠气汽冷却的退火线难度很大,不具备实际操作性。
CN101558178A提供一种具有高屈强比和优良耐候性的冷轧钢板,该钢种成分中加入了Nb,Ni,Co、Cr、Cu和B等合金元素,是通过冷轧后的钢板在500℃至A1转变点的温度范围内连续退火,得到钢板的屈强比大于0.85,抗拉强度大于800MPa,主要用于建筑、轨道交通工具和集装箱,与汽车用高屈服比冷轧高强度钢板的产品和退火工艺没有可比性。
CN103088255A公布的一种汽车用高强塑积的低合金高强度冷轧板的生产工艺,钢板经冷轧后连续退火,退火均热温度为840-860℃,缓冷温度为670-700℃,快冷温度为410-430℃,时效结束温度为350-370℃。钢中加入了复合添加了微合金化元素Ti和Nb,退火后钢板的抗拉强度达到500MPa,伸长率达到30%,强塑积为15GPa%,屈强比达到0.80以上。
CN102492823A提供一种屈服强度420MPa级冷轧低合金高强钢板的连续退火工艺,通过将含有Ti、Nb化学元素的冷轧低合金高强钢板经两段加热到800±10℃保温,然后缓冷到600±20℃快速冷却,冷却结束温度为270±20℃,最后如水冷却至室温,得到屈服强度约为430MPa,抗拉强度约为500MPa,断后延伸率约为21%的钢板。此工艺是将连续退火炉快冷段和过时效段的冷却速率调整相同,减少了钢板的冷却时间。但是,此退火工艺对连续退火炉过时效段的冷却速率要求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600MPa级高屈强比高塑性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通过钢的冶炼成分和热轧、冷轧和连续退火工艺参数,实现钢板的铁素体晶粒细化,析出强化和相变强化的复合强化效果,以获得冷轧钢板的高屈强比和高塑性,满足冷轧高强度钢板制造的车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在工业连续退火生产线上较容易地制造出抗拉强度在600MPa以上,断后延伸率大于19%,屈强比大于0.8的高屈强比高塑性冷轧钢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600MPa级高屈强比高塑性冷轧钢板,其特征在于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6%~0.12%、Si:0.02%~0.10%、Mn:1.40%~2.00%、P:≤0.015%、S:≤0.010%、Al:0.02%~0.10%、N:≤0.0050%,Nb:0.015%~0.045%、Ti:0.020%~0.055%并且满足0.035%≤Nb+Ti≤0.100%,余量为Fe和其它一些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6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处理对304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
- 下一篇:含镍钢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