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鼻渊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51008.5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7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正梅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K9/48;A61P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渊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渊,是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久则虚眩不已。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亦有“脑漏”、“脑砂”、“脑崩”、“脑渊”之称。多因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侵袭,久而化热,邪热循经上蒸,犯及鼻窍;或胆经炎热,随经上犯,蒸灼鼻窍;或脾胃湿热,循胃经上扰等引起。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气厥论》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鼻渊者,浊涕流不止也”,说明人们早就认识到鼻渊是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本病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男女老幼均可患病,而以青少年多见。相当于西医学之化脓性鼻窦炎。鼻窦是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的总称,各窦均有开口且与鼻腔相通。它们既可以单独发生病变,也可多个或全部出现炎症,通称为鼻窦炎。
目前多采用物理治疗,或使用药物治疗,效果都不太好,或价格昂贵,副作用比较大,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行之有效、己被大多数人证实能起良好效果的治疗鼻渊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渊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方案实现的:
一种鼻渊软胶囊,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马鞭草8-12份,龙胆草8-12份,石莲子8-12份,素馨花20-40份,鱼眼草8-12份,太阳草8-12份,石菖蒲20-40份,荔枝核8-12份,苍耳子8-12份。
所述的鼻渊软胶囊,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得到:马鞭草10份,龙胆草10份,石莲子10份,素馨花30份,鱼眼草10份,太阳草10份,石菖蒲30份,荔枝核10份,苍耳子10份。
所述的鼻渊软胶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马鞭草,龙胆草,石莲子,素馨花,鱼眼草,太阳草,石菖蒲,荔枝核,苍耳子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8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喷雾干燥,加入大豆油适量,混合,用胶体磨研磨,冷至室温,压制成软胶囊,干燥,去油,晾干,即得。
所述的鼻渊软胶囊,制备方法步骤中,煎煮条件为: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12倍量,煎煮1-2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6-10倍量,煎煮1-2h。
所述的鼻渊软胶囊,制备方法步骤中,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00-120℃,出风温度为80-90℃,物料温度为70-90℃,雾化压力为0.2-0.4兆帕,喷雾速度为5-10ml/s。
鼻渊软胶囊在制备治疗鼻渊药物中的应用。
马鞭草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的干燥根及根茎,石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果实或种子,素馨花为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素馨花Jasminum polyanthum Franch.以全株入药,鱼眼草为菊科植物小鱼眼草的全草,太阳草为蓼科植物头花蓼的全草,其余为药典品种。
有益效果:
从中医理论看,本方中马鞭草,龙胆草,石莲子,素馨花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为君药,鱼眼草,太阳草清热燥湿为臣药,石菖蒲、荔枝核、苍耳子行气开窍为佐使药,诸药相合,共奏清热解毒、燥湿开窍作用,用于治疗鼻渊。本发明处方设计合理,配伍严谨,经长期的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组成为中药材,均为药典品种,无毒副作用,价格便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1、制备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正梅,未经李正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10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