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46279.1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1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程知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航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1/36 | 分类号: | B64F1/3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1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器 地面 通风 降温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方法及其装置,属于飞行器地面维护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行器发动机工作时因高速运转会产生高温。大功率或密集安装的机载设备工作时也会产生大量热量。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产生的流动风通过进气口可将发动机舱和设备舱中的热量快速带走,从而保证飞行器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正常工作。
当飞行器的机载设备在地面需要较长时间通电工作时,以及采用后置活塞式发动机的飞行器在地面长时间启动发动机工作时,因飞行器静止不动,飞行器的设备舱和后置活塞式发动机舱中空气不流动,舱内积聚的热量无法消散,将会造成发动机和机载设备因过热而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可能损毁发动机或机载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方法及其装置,以解决飞行器在地面长时间启动发动机工作时,机载设备舱和发动机舱的通风降温问题,确保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安全,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方法为,该方法是采用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装置强制将强冷风吹入飞行器的机载设备舱进风口和发动机舱进风口,强冷风通过机载设备舱和发动机舱内部将飞行器机载设备舱和发动机舱内的热空气吹出舱外,以达到通风降温的目的。
前述方法中,所述强冷风由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装置上的两台大功率离心风机产生,两台大功率离心风机的出口和飞行器的机载设备舱和发动机舱进风口均设有快速接口,两台大功率离心风机出口的快速接口与送风管一端连接,送风管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口与机载设备舱和发动机舱进风口连接。
前述方法中,所述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装置为移动设备,当飞行器需要降温时,可随时移动至飞行器附近,降温完毕后可尽快撤离现场;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装置上设有接地桩,使用时通过接地桩接地,以防产生静电确保使用安全。
前述方法中,所述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装置自带小型柴油发电机,小型柴油发电机经快缷安装座与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装置连接,当飞行器远离电源时,可通过小型柴油发电机为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装置提供电源。
前述方法中,所述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装置上设有绕线盘,当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装置需要转移时,电源线可绕在绕线盘上,一是整洁,二是防止电源线打结。
根据上述方法构建并用于上述方法中的本发明的一种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装置为,该装置包括车架,车架底部一端设有两个带刹车的万向轮,车架底部另一端设有两个定向轮;车架两端分别设有推拉把手;车架底部两侧设有起重吊环;车架经接地线与接地桩连接;车架上设有控制箱,控制箱与两台离心风机电气连接。
前述装置中,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长方形转圆形的快速接口;转接口与送风管连接;送风管两端也设有快速接口。
前述装置中,所述车架上设有两个绕线盘,两台离心风机的电源线分别缠绕在两个绕线盘上。
前述装置中,所述车架上设有快缷安装座,快缷安装座与小型柴油发电机快速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装置,可以在飞行器在地面长时间启动发动机工作时,为飞行器机载设备舱和发动机舱提供强冷风对其通风降温,以确保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安全。本发明的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装置采用车载方式,需要时可通过拖车快速移至现场,工作时可通过刹车与地面固定,并可靠接地,防止静电对飞行器造成不良影响,由于飞行器停机坪有时远离电源,所以专门配备了较长的电源线,电源线通过绕线盘存放,美观不易打结,可快速拉出或收回。为了便于在无电源状态下使用,通风降温装置上设置有小型柴油发电机,小型柴油发电机与车架快速连接,使用灵活,本发明设有两台大功率离心风机提供强冷风,可适用于多种不同机型使用。与飞机连接的送风管两端均采用快速连接方式,快速接头可根据飞行器的要求配备。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安全,便于维护,很好的解决了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通风降温方法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通风降温方法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所用飞行器地面通风降温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航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贵州贵航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6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开放式结构的天基平台
- 下一篇:永磁直线弹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