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洗普洱茶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4017.3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6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汶徽;晏祥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汶徽;晏祥惠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普洱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洗普洱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云南普洱茶(熟茶)有一道特殊的工艺“渥堆”,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征的关键,在这一工序中微生物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微生物主要是黑曲霉、棒曲霉、灰绿曲霉、根霉、乳酸菌、酵母及青霉属、根霉属、酵母属、细菌,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过“渥堆”技术一系列复杂剧烈的生物转化和氧化反应转热成为“熟茶”。
但是,才出堆的熟茶有堆味、异味,还有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灰份、霉菌尸体等。这些堆味、异味需要3-5年的陈化才能稳定品质。
而且,饮用普洱茶第一泡必须用开水冲入后,快速倒出称为润茶(或洗茶),润茶除了唤醒茶叶味道,只能洗出普洱茶表面部分灰尘、粉尘。
在制作过程中,普洱茶深加工后期带来的二次污染等,茶叶表面会产生多种菌类,有益的和无益的均有,在后期如果没有处理完全的话,会直接带入茶水中。所以,人们在饮用普洱茶时,不能直接饮用,需要先进行洗茶,之后再饮用。
而且通过传统工艺制成的普洱新茶,往往会有较重的堆味、异味,饮用时也会有生涩刺喉的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洗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效率高。
本发明实质性特点是在离心容器内使用高压水一次性完成的清洗,而且通过该方法制出的普洱茶新茶清洁卫生,品质高,口感甘甜滑润,品质稳定。具有如下特性:
1、无堆味、异味;
2、无灰尘、粉尘;
3、无残留物和有害物质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免洗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制好的普洱毛茶或普洱茶装进离心容器后,使用30-150MPa的高压水冲洗2-20分钟;
在初步冲洗时,只需要将茶叶表面的灰尘,以及在发酵制作过程中,茶叶表面产生的霉菌冲出。优选地,冲洗3-19分钟即可,更优选地,冲洗时间为8-10分钟。
步骤2,在所述离心容器内浸泡所述普洱毛茶或普洱茶10-60分钟;
在高压水冲洗之后,为了能够将茶叶表面的附着物有效地去除,可以将茶叶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避免茶叶被水浸泡太久而流失大量的有益成分。优选地,浸泡时间为11-58分钟。
步骤3,启动所述离心容器旋转清洗所述普洱毛茶或普洱茶2-20分钟;
其中,在离心容器旋转时进行清洗,茶叶上附着的杂物很容易脱离茶叶表面。优选地,离心容器的转速为360—660转/分钟为最佳。清洗时间为3-19分钟。
步骤4,排水后停止所述离心容器的运转,漂洗所述高压水二次冲洗所述普洱毛茶或普洱茶2-10分钟;
再次漂洗能够将茶叶上所有的附着物充分清除,使得茶叶更加清洁。漂洗的过程就是为了给在清洗过程中还未脱离茶叶表面的杂物一定的时间,使其从茶叶表面脱离。
步骤5,启动所述离心容器对所述普洱毛茶或普洱茶脱水,至茶叶的水分含量小于25%;
在脱水时,离心容器高速运转能使茶叶表面的水快速与茶叶分离。优选地,离心容器的转速为700—1000转/分钟,760—960转/分钟为最佳。优选地,脱水后的茶叶的水分含量为5-10%。
步骤6,自然风干。
自然风干的茶叶,其色泽会保持光滑清洁。
本方法不仅工艺简单易行,适于清洁化、规模化生产,技术效果好,所制成的免洗普洱新茶清洁卫生,品质高,口感甘甜滑润,品质稳定,无杂味、异味、灰尘、粉尘、残留物和有害物质等;
优选地,整个过程中使用的水均为3—25℃的未经阳光照射的山泉水。
因为山泉水无污染,不会对茶叶造成二次污染,而且低温山泉水更是清澈甘甜,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经处理的茶叶,能够提高其矿物质含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免洗普洱茶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免洗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制好的普洱毛茶或普洱茶装进离心容器后,使用30-150MPa的高压水冲洗2-20分钟;
在初步冲洗时,只需要将茶叶表面的灰尘,以及在发酵制作过程中,茶叶表面产生的霉菌冲出。优选地,冲洗3-19分钟即可。
步骤2,在所述离心容器内浸泡所述普洱毛茶或普洱茶10-6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汶徽;晏祥惠,未经李汶徽;晏祥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4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批量切割塑胶管的V型夹紧工装
- 下一篇:橡胶剥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