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铆销制作方法及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2307.4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0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罗金成;胡方年;杨江;何刚;万永;李新荣;张荣;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眉山南车紧固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G5/00 | 分类号: | B21G5/00;B21J5/02;B21J13/02;B21J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刘冰心 |
地址: | 62003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铆销 制作方法 模具 | ||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铆销温锻加工成型技术,属于连接件类(E05C)及金属的锻造类(B21J)。
(二)背景技术:
见图1,拉铆销成品M由帽头1、光杆段2、直牙段3和尾牙段4组成。现有拉铆销产品一般用于铆接的场合,拉铆销M、套环A和垫圈D将马蹄型部件B和被连件C铆接固定。具有防松防盗特点。
传统的拉铆销制作方法,步骤如下:1)一工位下料:见图14,选择坯料形状为传统圆柱体5n,其直径Φ5n和拉铆销光杆直径Φ2一致。根据机加工的加工量和三工位半成品体积,确定不同型号产品的下料长度L5n。
2)二工位机加工:见图15,下料后进行机加工成型,成为有光杆段预型62n、直牙中径段预型63n、尾牙中径段预型64n的传统二工位半成品6n。
3)三工位锻帽头:见图15,将传统二工位半成品6n中的顶端6.1n进行局部加热(加热温度低于750℃);见图17,夹持局部加热的传统二工位半成品6n放入传统第一下模101n模腔中。见图18,传统上模100n向下运动进行镦锻传统二工位半成品6n。见图19,帽头镦锻成型。由传统下模内孔中传统模块105n将下锻压力传递到传统下模底面的锻压平台107n。见图20,帽头成型后,通过控制安装在温锻机床上的传统顶针106n,沿传统下模内孔上顶传统垫块105n,将传统有帽头的三工位半成品7n向上顶出。
4)滚压:夹持出传统有帽头的三工位半成品7n,见图16,传统三工位半成品7n有帽头1、光杆段2、直牙中径段7.3n和尾牙中径段7.4n。最后将传统三工位半成品7放在滚压机上滚压,对直牙中径段滚出牙型和尾牙中径段滚出尾牙,成为有帽头1、光杆段2、直牙段3和尾牙段4的拉铆销成品M(见图1)。
传统成型工艺的传统模具10n如下组成:见图17-图20:
①传统上模100n。②有外模和内模的传统第一下膜101n。②有外模和内模的传统第二下膜102n。③一个传统第三下膜103n。④下膜内孔内有传递力的传统垫块105n和顶针106n(见图20)。
传统的拉铆销制作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在一工位下料和三工位镦帽两个工位间要进行二工位机加工,这样使加工步骤繁琐。2)原材料利用率低:因为有二工位机加工,加工出半成品,直径差距大,消耗大量的材料。3)机加工效率低。4)因为操作者的技术存在差异性,因此机加工精度受操作者技术差异的影响,拉铆销成型尺寸容易受机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拉铆销制作方法及模具,就是解决传统拉铆销制作方法存在加工步骤繁琐、原材料利用率低、机加工效率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等问题。
技术方案如下:
拉铆销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眉山南车紧固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眉山南车紧固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2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