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静压微晶石墨制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1405.8 | 申请日: | 2014-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6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前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前锋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压 微晶石 制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等静压微晶石墨制品的制备方法,所用的生产原料组分包括微晶石墨、人造石墨、电煅沥青焦、改质煤沥青;其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微晶石墨35~50%,人造石墨10~25%,电煅沥青焦10~25%,改质煤沥青30~40%;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预处理
分别将微晶石墨、人造石墨、电煅沥青焦粗碎后,用气流粉碎机粉碎,制成平均粒径为3~10μm的超细粉,作为骨料备用;将改质煤沥青加热到温度160~180℃,充分熔化;
b)、配料
取磨粉后的微晶石墨、人造石墨和电煅沥青焦以及改质煤沥青按照上述的重量百分比称重;
c)、混捏
常压下将称重好的骨料投入强力混捏锅中干混15~30min,然后加入已完全熔化的改质煤沥青进行混捏,混捏温度150~180℃,混捏时间0.5~3.0h;得到糊料;
d)、轧片
将混捏好的糊料趁热轧片,轧片温度130~170℃,轧片厚度0.5~3mm,轧片次数3~10次;
e)、破碎制粉
将轧片后的糊料冷却后,先进行破碎,然后进行磨粉,并过100~200目筛,制得压粉;
f)、预成型
在压粉中加入按压粉重量百分比0.5~2.0%的油酸或硬脂酸,搅拌混匀,然后装入钢制模具中,在15~25MPa压力条件下预成型;
g)、等静压成型
将预成型的坯体装入橡胶模具中后进行抽真空,真空度10000~25000Pa,然后放入冷等静压机中,在100~300MPa压力下等静压成型,保压10~30min后脱模,制得生坯;
h)、焙烧、浸渍
将生坯装入焙烧炉中,在氮气保护下,以1~20℃/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900~1200℃,完成第一次焙烧;等焙烧后的坯体自然冷却后,放入浸渍罐中,在温度为200~260℃、压力为2.0~4.0MPa条件下,用中温煤沥青浸渍3~6h,完成第一次浸渍;将第一次浸渍后的坯体,又装入焙烧炉中,以1~20℃/h的升温速度进行第二次焙烧,焙烧温度800~1000℃;第二次焙烧后的坯体自然冷却后,又放入浸渍罐中,在温度为260~320℃、压力为2.0~4.0MPa条件下,用高温煤沥青浸渍3~6h,以此完成第二次浸渍;
i)、高温热处理
将第二次浸渍后的坯体放入高温炉中,先以1~20℃/h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0~1000℃,再在氩气或氦气保护下,以100~200℃/h的升温速度继续升温至1600~2000℃,恒温1~3h,自然冷却出炉后既得等静压微晶石墨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静压微晶石墨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晶石墨为天然微晶石墨,灰分≤1.0%,硫含量≤0.1%,真密度≥2.20g/cm3,粉末电阻率≤150μΩ·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静压微晶石墨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石墨的灰分≤0.3%,硫含量≤0.1%,真密度≥2.20g/cm3,粉末电阻率≤90μΩ·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静压微晶石墨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煅沥青焦的灰分≤0.3%,硫含量≤0.1%,真密度≥2.15g/cm3,粉末电阻率≤200μΩ·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前锋,未经林前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214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污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蒽油加氢生产溶剂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