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维菌素缓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14115.0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0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谢存明;武金果;任松巧;路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12 | 分类号: | A01N25/12;A01N43/90;A01P7/02;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素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阿维菌素缓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维菌素,英文名称Avermectins,由Avermectin B1a和Avermectin B1b混合组成,CAS编号为71751-41-2,分子式为C48H72O14(B1a)·C47H70O14(B1b),结构式如式I所示(Avermectin B1a:R=CH2CH3;Avermectin B1b:R=CH3),它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由一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组成,对螨类和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阿维菌素的作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它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r-氨基丁酸,而r-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螨类和昆虫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d后死亡。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它的致死作用较慢。阿维菌素具有超高效、低毒(制剂近无毒)、无残留、无公害等生物农药的特点,对寄生红虫、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和有害螨等均有较好的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绿色食品的呼唤,生物农药在当前农药市场中倍受青睐,权威人士预测21世纪将是生物农药的世纪。阿维菌素是当前生物农药市场中最受欢迎和具激烈竞争性的新产品。
目前,阿维菌素制剂产品主要为颗粒剂,但阿维菌素颗粒剂用量大时易对作物造成药害,药效持续时间短,且阿维菌素颗粒剂的防效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因此,提供一种防效显著、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的农药制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维菌素缓释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阿维菌素缓释颗粒剂的防效显著高于市售的阿维菌素颗粒剂,且药效持续时间长,具有超高效、低毒、无残留、无公害等特点,可降低农业成本,且制备方法简单,施用方法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维菌素缓释颗粒剂,包含阿维菌素、载体和粘结剂。
在本发明中,选择具有吸附性的材料作为载体,将活性成分阿维菌素吸附到载体上,制得阿维菌素缓释颗粒剂,其被撒施到土壤中以后,通过解吸和扩散作用使药效缓慢释放出来,从而使有效成分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防效显著提高,从而可有效防治寄生红虫、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等害虫。
作为优选,阿维菌素、载体与粘结剂的重量比为(5~30):(1~70):(1~40)。
优选地,阿维菌素、载体与粘结剂的重量比为3:4:3。
作为优选,阿维菌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30%。
优选地,阿维菌素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0%。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载体选自氧化铝、膨润土、沸石、硅藻土、锯末或高分子交换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粘结剂选自黄原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糊精、羧甲基纤维素(CMC)、硅酸镁铝(SF-04)或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阿维菌素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取阿维菌素和载体混合,再与粘结剂混合,经造粒、干燥、过筛,即得。
作为优选,在阿维菌素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中,阿维菌素、载体与粘结剂的重量比为(5~30):(1~70):(1~40)。
优选地,阿维菌素、载体与粘结剂的重量比为3:4:3。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阿维菌素缓释颗粒剂制备方法中的载体选自氧化铝、膨润土、沸石、硅藻土、锯末或高分子交换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阿维菌素缓释颗粒剂制备方法中的粘结剂选自黄原胶、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糊精、CMC、SF-04或膨润土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14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