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氟基团的3-(吡啶基-2-亚胺)丙酸乙酯类似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02495.6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3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任玉杰;陈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13/74 | 分类号: | C07D213/7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马文峰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团 吡啶 亚胺 丙酸 类似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氟基团的3-(吡啶基-2-亚胺)丙酸乙酯类似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氟是一个很特殊的元素,许多有机氟化合物也有着特别的,甚至是奇特的性质。数目众多的含氟药物以及聚合物中由于结构中含有氟而产生了相应独特的性质。
自1896年氟代乙酸乙酯的合成标志着有机氟化学的开始,随着曼哈顿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氟化学的发展,此后各类含氟化合物及聚合物不断地被合成。随着1943年发现了单氟乙酸乙酯的剧毒性质,从而开始了含氟有机化合物生理活性的研究。作为有机化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近些年来有机氟化学的研究十分活跃,发展也相当的迅速。
随着选择性新试剂以及合成新方法的发展,一大批含氟药物相继出现,创造了惊人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由于自然界中天然的含氟化合物非常少见,因而向有机分子中选择性的引入含氟原子或含氟基团以合成含氟有机化合物一直是有机氟化学家们非常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经过几代氟化学家的不断研究,发展了许多将含氟原子引入有机化合物中的方法,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氟化法,利用亲核或亲电氟化试剂直接向有机化合物引入含氟原子或含氟基团。另一类是含氟砌块法,即制备一些含氟中间体,把它们作为含氟砌块,利用含氟砌块上原有的官能团选择性的与其他分子结合从而合成特定结构的含氟化合物。由于含氟砌块法不涉及到C-F键的断裂,因而它具有选择性好,反应温和,产率较高的优点。
2006年中国专利CN 1861596 A中提及到了一种与本发明中所涉及到化合物相类似的合成方法,见下式:
2007年美国化学会杂志(J. Agric. Food Chem.2007,55,5416?5422)在对除草剂恶唑酰草胺进行报道中提及了一种与本发明中所涉及到的化合物相类似的合成方法,见下式:
美国专利US 20130129677 A1也提及到了一种与本发明中所涉及到化合物相类似的合成方法,见下式:
目前仅有上述相类似化合物的文献报道,而本发明所涉及到的含氟基团的3-(吡啶基-2-亚胺)丙酸乙酯类似物的制备方法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含氟基团的3-(吡啶基-2-亚胺)丙酸乙酯类似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制备过程中使用布朗斯特酸为催化剂,从而高效,选择性的合成一系列的含氟砌块,且最终产物的产率较高,产率可达23-6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氟基团的3-(吡啶基-2-亚胺)丙酸乙酯的类似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含氟基团的3-(吡啶基-2-亚胺)丙酸乙酯类似物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Rf为3-F、4-F、5-F、6-F、3,5-F2、3-CF3、4-CF3、5-CF3、6-CF3、3-OCF3、 4-OCF3、5-OCF3或6-OCF3;
其制备方法即以含氟基团的2-氨基吡啶类似物和丙烯酸乙酯为原料,无溶剂或有机溶剂下,以布朗斯特酸为催化剂,通过直接油浴加热的方法控制温度为80-120℃进行催化反应12-48h,所得的反应液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0.09-0.1MPa下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液经硅胶柱配以石油醚:二氯甲烷比例为5:1至2:1的洗脱液进行柱层析后,收集2:1时的洗脱液,减压浓缩即得到含氟基团的3-(吡啶基-2-亚胺)丙酸乙酯的类似物。
上述的催化反应过程的方程式如下所示;
上述的催化反应所用的原料含氟基团的2-氨基吡啶类似物、丙烯酸乙酯和催化剂的量,按摩尔比计算,即含氟基团的2-氨基吡啶类似物:丙烯酸乙酯:布朗斯特酸为1:1~4:0.05~0.5;
所述的含氟基团的2-氨基吡啶类似物为2-氨基-5-氟吡啶、2-氨基-5-(三氟甲基)吡啶或2-氨基-5-(三氟甲氧基)吡啶;
所用的布朗斯特酸为三氟乙酸、氟硼酸、高氯酸、对甲苯磺酸或三氟甲磺酸等,优选三氟甲磺酸;
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二氧六环、甲苯或二甲苯等,优选甲苯;
所述的硅胶柱使用的是100~400目的硅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02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槐木复合板材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泡沫保温材料的剖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