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轨迹估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7967.3 | 申请日: | 2014-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4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雲;庄庚翰;潘仁杰;周信国;许育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田景宜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迹 估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判断机制,尤其是有关于一种触控轨迹估算方法。
背景技术
对一个触控装置来说,能让使用者的触碰动作精确的反应在操作系统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增加触碰精确度的方式是利用权重来计算触碰的位置。如图1A所示,当触控物(例如触控笔或手指)按压在荧幕上而导致在扫描线Xn-1、Xn与Xn+1上分别产生按压数据Dn-1、Dn与Dn+1的时候,会采用以下的权重计算方式而得到触控物的精确位置P1:
P1=(Dn-1*Xn-1+Dn*Xn+Dn+1*Xn+1)/(Dn-1+Dn+Dn+1)
藉由这样的权重计算,可以增加对于触控物实际位置掌控的精确度。然而,这个方法在使用于触控区域边缘的时候却会产生另一种问题。
如图1B所示,假设触控物位于触控区域的边缘,且其与扫描线Xn-1、Xn及Xn+1的相对位置不变。另再假设由于触控物位于触控区域的边缘,因此扫描线Xn-1并不存在。如此一来,采用原本权重计算方式而得到的触控物的精确位置P2就会变成:
P2=(Dn*Xn+Dn+1*Xn+1)/(Dn+Dn+1)
很明显的,若采用上述的方式来计算触控物的精确位置,那么最极端的状况就是使精确位置P2落在扫描线Xn上。而在使用者触碰到扫描线Xn到触控区域边缘的那一个区域,如图1C所示的区域A1,的时候,操作系统就无法做出相对的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轨迹估算方法以弥补上述操作系统无法做出反应的缺陷。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轨迹估算方法适于估算因移动触控物而产生的触控轨迹。此触控轨迹估算方法在第一区域中取得连续出现的多个原始触控点,接下来再根据原始触控点中相邻二者的位置差异以及感测时间间隔,计算原始触控点的平均延伸速度。最后则根据平均延伸速度来判断是否延伸触控轨迹。
本发明根据触控点的延伸速度而判断是否需要主动延伸触碰轨迹。藉此,触控轨迹的变化可以被适当地延长以弥补原本系统无法于触控面板边缘对触控事件做出反应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于触控区域中心以权重方式计算触碰物位置的能量-位置方块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于触控区域边缘以权重方式计算触碰物位置的能量-位置方块图。
图1C为现有触控区域及系统无法反应的边缘区域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轨迹估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及触控点位置的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内容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横向(X)座标轴转换的关系曲线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内容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A为图2的步骤S204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B为图7A的步骤S704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C为图7A的步骤S714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A1:区域 D、E、Xmax:数值
Dn、Dn+1、Dn-1:按压数据 P1、P2:精确位置
S1:第一区域 S2:第二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7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旧橡胶再生利用设备之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空玻璃铝间隔条R角弯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