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砂轮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97861.3 | 申请日: | 2014-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2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田继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继华 |
| 主分类号: | B24D18/00 | 分类号: | B24D18/00;B24D3/18;B24D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04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轮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轮的生产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轮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砂轮是磨削加工中最主要的一类磨具,是磨具中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一种,使用时高速旋转,可对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外圆、内圆、平面和各种型面等进行粗磨、半精磨和精磨以及开槽和切断等。
目前现有的传统式砂轮,基本是由三部分构成,即磨料、结合剂、气孔,也就是通常所称的砂轮的三要素,其是通过磨料加结合剂压制成型(或浇注成型)后通过硬化(焙烧)后制成的,由于磨料、结合剂及制造工艺不同,砂轮的特性差别很大,因此对磨削的加工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砂轮的特性主要是由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组织、形状和尺寸等因素决定。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一种砂轮制造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不同类型的砂轮,先将磨料与结合剂通过不同的配比混合,然后压坯成型,干燥固化再进行烧成,或固化,再对平面、内孔、外圆进行适当加工,最后入库,整个处理流程结束。
然而,利用传统的这种方式制成的砂轮,其磨料利用率低(一般在5-30%之间)耗能大、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资源消耗大、劳动力消耗多,制成的砂轮粘结力也不够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砂轮制作方法,以解决原有的砂轮制造过程中能耗大、效率低、成本高、砂轮粘结力不够强等问题。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砂轮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混料,取定量磨料和结合剂按照工艺配方混合配制;
加压成型,将配制好的混合料添入模具腔,压制成型;
固化烧结,将成型的砂轮置于固化炉或固化窑中进行烧结;
其中,在上述混料过程中,还添加有一定比例的功能性填充料,与所述磨料和结合剂共同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性填充料包括增强型填充料、耐磨型填充料、耐热型填充料、抗氧化型填充料以及散热型填充料,其中,所述增强型填充料占磨料的重量比为5-25%之间;所述耐磨型填充料占磨料的重量比为3-15%之间;所述耐热型填充料占磨料的重量比为2-12%之间;所述抗氧化型填充料占磨料的重量比为1-5%之间;所述散热型填充料占磨料的重量比为3-21%之间。
优选地,所述功能性填充料为碳化硅细粉、刚玉粉末、冰晶石粉、硫化铁粉、莹石粉、氧化硅粉以及氧化钙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地,在对上述混合料在常温下进行压制成型之后,再进行至少一次重新压制。
进一步地,所述重新压制包括对压制成型后的砂轮再进行至少一次中温软化及至少一次高温压制,最终定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温软化的温度为60°-120℃,所述高温压制的温度为170°-210℃。
优选地,所述磨料为锆刚玉、棕刚玉、单晶刚玉、白刚玉、烧结刚玉、碳化硅以及碳化硼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
优选地,所述功能性填充料的目数与所述磨料的目数不同,且低于所述磨料目数6个以上等级。
优选地,所述功能性填充料浸渍于气孔之内,或直接在砂轮制造过程中直接加入砂轮成型料中混合。
优选地,在对所述砂轮固化烧结之后再进行加工处理,所述加工处理包括对砂轮进行平面加工、内孔加工、外圆加工以及异性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砂轮制作方法,砂轮在磨削过程中,砂轮的磨削比提高6-15倍,砂轮在磨削过程中粉尘降低了95%以上,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节约了劳动工时,根据该方法制作而成的砂轮的使用效率较高,磨削效果好,寿命长,真正达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一种砂轮制作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砂轮制作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产品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部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部件的方式,而是以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发明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继华,未经田继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7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