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标准CMOS工艺制备脊型光波导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91727.2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6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北举;张赞;张赞允;程传同;毛旭瑞;陈弘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H01L31/17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标准 cmos 工艺 制备 脊型光 波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波导,特别涉及到采用标准CMOS工艺制备脊型光波导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半个世纪来,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硅基材料和器件工艺已经非常成熟,而且随着工艺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也一直按照摩尔定律飞速向前发展。芯片更高的集成度带来的不仅仅是晶体管数目的增加,更是芯片功能和处理速度的提升。然而,随着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和集成度的不断增加,微电子工艺的局限性也日趋明显。虽然单个晶体管的延时和功耗越来越小,但是互连线的延时和功耗却越来越大并逐渐占据主导。在当今的处理器中,电互连引起的功耗占了整个芯片总功耗的80%以上。因此,可以看到深亚微米特征尺寸下电互连延迟和功耗的瓶颈,已经严重制约了芯片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片上光互连。光互连能解决电互连固有的瓶颈,具有高带宽、抗干扰和低功耗等优点,可用于系统芯片中时钟信号传输,解决信号的相互干扰和时钟歪斜问题。
通常,片上光互连链路由光耦合器、光电调制器、光滤波器和光电探测器组成,光波导作为光信号的传输媒介,是组成这些器件的基本单元。光波导由高折射率的芯层和低折射率的包层组成,由于芯层的折射率高,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可将光信号限制在波导芯层传播。硅基光波导普遍制作在绝缘体上硅(SOI)衬底上,制作工艺与CMOS工艺兼容,但由于制作光波导所选的SOI衬底需要较厚的顶层硅(220nm左右)和埋氧层(2μm左右),与CMOS集成电路的衬底不同,所以无法直接实现光波导器件与CMOS电路单片集成。为了解决此问题,通常的做法是更换CMOS集成电路的衬底,或者采用晶片键合、倒装焊等工艺,混合集成光波导器件与CMOS集成电路。通过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实现光与电的集成,但却引入了新的问题。更换CMOS集成电路的衬底会降低电路的性能,也会影响标准CMOS工艺的稳定性;而混合集成的方法则会提高工艺复杂度,增加工艺成本。因此,为了解决光波导器件与CMOS集成电路单片集成的问题,有必要提出新的标准CMOS工艺的光波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标准CMOS工艺制备脊型光波导的方法,光波导与CMOS电路在同一硅衬底上,其制作完全采用标准CMOS工艺,可以实现光波导器件与CMOS电路单片集成,有望在片上光互连网络中获得重要应用。
本发明一种采用标准CMOS工艺制备脊型光波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一衬底,作为脊型光波导的芯层;
步骤2:在衬底上相隔预定距离制备两个局部氧化隔离层,形成脊型光波导的两侧包层;
步骤3:在两个局部氧化隔离层之间及两个局部氧化隔离层上制备一包层,形成脊型光波导的上包层;
步骤4:将衬底减薄,完成制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光波导与CMOS电路在同一硅衬底上,其制作完全采用标准CMOS工艺,可以实现光波导器件与CMOS电路单片集成,有望在片上光互连网络中获得重要应用。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脊型光波导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脊型光波导剖面光场强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标准CMOS工艺制备脊型光波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一衬底11,作为脊型光波导的芯层,所述衬底11的材料为硅。该衬底11采用标准CMOS工艺衬底,掺杂一般为p型1016cm-3,吸收系数为0.06cm-1,会导致0.26dB/cm的传输损耗,对于芯片内通信,由于距离较短,其损耗可忽略。
步骤2:在衬底11上相隔预定距离制备两个局部氧化隔离层12,形成脊型光波导的包层,所述局部氧化隔离层12是通过标准CMOS工艺中的硅的局部氧化技术形成,所述局部氧化隔离层12的材料为二氧化硅。微电子集成电路中局部氧化隔离层12是用于将有源区进行电气隔离的,在本发明中则用来形成光波导的两侧包层。局部氧化隔离层12与CMOS集成电路中用于有源区隔离的局部氧化隔离层同时制作,工艺完全相同。其深度根据CMOS工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对于1微米线宽的工艺其深度一般可达到600纳米以上,足以形成光波导结构。其宽度由设计者定义,在1微米线宽的工艺下,其宽度最小可以定义为1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17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焊带自动焊接生产线的光伏组件用反射膜的贴伏方法
- 下一篇:防盗报警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