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驱动两挡双级轮边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7812.3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娟;魏朔;李洪彪;张斌;谷捷;杨波;刘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H3/46 | 分类号: | F16H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两挡双级轮边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速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减速器。
背景技术
传统底盘的动力传动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主减速器、传动轴等组成,通过变速箱将运动传递给分动箱,分动箱将运动传递给主减速器,然后传动轴将运动传递给各个车轮,通过一个主减速器驱动车辆的各个车轮的转动,传动系统的各个组成机构比较复杂,他们之间的运动的传动也比较复杂,不利于车辆的灵活布置。由于受发动机的功率限制,传动系统的结构限制,以及多轴长距离传动引起的效率降低的问题,无法实现6轴以上车辆的高机动性要求;由于传动轴的设置,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车轮转角受到限制,使得车轮转角的直径比较大,不利于车辆的转弯;同时传动车辆由于受传动系统的结构限制,整车的车辆离地间隙小,限制了车辆的越壕和越障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结构紧凑的、传动效率高的、布置灵活的、能够实现每个车轮单独传动的电驱动两挡双级轮边减速器。
本发明电驱动两挡双级轮边减速器,包括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和二级行星减速机构、减速器输入轴和减速器输出轴、外壳体和内壳体、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第一油压操纵装置和第二油压操纵装置,
所述一级行星减速机构位于所述减速器输入轴的输出端,所述二级行星减速机构位于所述减速器输出轴的输出端,
所述外壳体套装在所述减速器的外侧,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所述一级行星减速机构与所述二级行星减速机构之间,所述内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上,
所述第一离合器位于所述减速器输入轴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减速器输入轴键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能够沿所述减速器输入轴作轴向移动,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油压操纵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一级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内齿圈、第一左行星架和第一右行星架,
所述第一太阳轮位于所述减速器输入轴的输出端且与所述减速器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左行星架和所述第一右行星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太阳轮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右行星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左行星架的对应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右行星架能够相对所述内壳体转动,所述第一右行星架的内圆周面与所述减速器输出轴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右行星架与所述第一左行星架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外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行星轮轴转动,所述行星轮轴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右行星架与所述第一左行星架且均与所述第一右行星架、所述第一左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内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左、右行星架的外侧,所述第二离合器套装在所述外壳体与所述第一内齿圈之间,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油压操纵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第一内齿圈键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能够沿所述第一内齿圈作轴向移动,所述第一内齿圈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内啮合,所述第一内齿圈能够相对所述内壳体转动,
所述二级行星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内齿圈、第二左行星架和第二右行星架,
所述第二太阳轮设置在所述减速器输出轴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减速器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左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右行星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太阳轮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左行星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右行星架的对应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行星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行星轮轴转动,所述第二行星轮轴均与所述第二左行星架和所述第二右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齿圈套装在第二左、右行星架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二内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轮内啮合,所述第二内齿圈还与所述外壳体相连接,
所述外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轮毂,所述第三轮毂与所述第二右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轮毂与车轮固定连接。
本发明电驱动两挡双级轮边减速器,其中所述外壳体的左侧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油路,所述第一油压操纵装置包括第一动力活塞和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二油压操纵装置包括第二动力活塞和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一动力活塞位于所述一级行星机构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动力活塞位于所述第一动力活塞与所述外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动力活塞位于所述第二动力活塞的左侧,所述第一动力活塞与所述第二动力活塞之间形成环形油箱,所述环形油箱与所述外壳体上的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一动力活塞的左端与所述外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一回位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的左端,所述第二动力活塞的左端卡在所述第一动力活塞上,所述第二动力活塞上靠近所述第一动力活塞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二动力活塞能够沿所述第一动力活塞左右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7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