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SiC复合材料的钎焊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7477.7 | 申请日: | 2014-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6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董绍明;陈杰;张翔宇;阚艳梅;高乐;胡建宝;丁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7/00 | 分类号: | C04B37/00;B23K3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c 复合材料 钎焊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SiC复合材料的钎焊连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Cu-Ti-Al活性钎料实现对C/SiC复合材料焊接的方法。
背景技术
C/SiC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高热导、耐辐射、韧性好、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新能源及交通运输等高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欲实现C/SiC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则需要制备复杂形状构件、修复受损材料以及进行封装等,这些会涉及到材料的连接。目前C/SiC复合材料的连接方式主要有机械连接、粘接、先驱体转化、反应成型、固相扩散、钎焊、在线液相渗透等,其中钎焊连接具有工艺简单、接头适用温度较高、密封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连接方法。
从目前的公开报道来看,有关C/SiC复合材料钎焊连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SiC复合材料与金属的异质材料连接方面,而关于C/SiC复合材料自身之间的钎焊连接却鲜有报道。由于受C/Si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限制,材料很难达到致密,通常存在裂纹和气孔等本征缺陷,孔隙率达到10%~20%。这样在钎焊连接过程中易导致在焊缝区形成气孔,同时易使熔化的焊料过多地渗入C/SiC复合材料内部,造成焊缝区残余的焊料太少,从而影响焊接质量,甚至导致连接失败。此外,C/SiC复合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对其自身进行钎焊连接时,接头处于复杂的应力场,影响接头性能的因素也更加复杂。上述因素导致实现C/SiC复合材料自身有效的钎焊连接更加具有挑战性。采用传统的低温钎料获得的接头高温强度差,不适于高温条件下应用;而采用高温钎料则需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连接,如镍基焊料的连接温度通常高于1100℃,对母材损伤大。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在较低温度(1000℃左右)下实施连接,而接头又具有良好高温强度的钎焊连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C/SiC复合材料焊接方法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Cu-Ti-Al活性钎料实现对C/SiC复合材料低温焊接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SiC复合材料的钎焊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Cu粉、Al粉、Ti源混合均匀,得到钎料粉末,加入粘结剂配制成钎料膏,其中,Ti源为Ti粉或TiH2粉;
2)将步骤1)中制备的钎料膏涂覆在经表面预处理的C/SiC复合材料之间,制成C/SiC-钎料膏-C/SiC结构的预连接件;
3)将步骤2)中制备的预连接件干燥后,移至真空钎焊炉中进行钎焊。
本发明提供的钎焊连接,采用含有Cu、Al、和Ti的钎料,由于采用Cu基体,具有导热性、耐腐蚀性好,对母材损伤较小等优点。该钎料不会像Ti基钎料那样基体做为活性组分,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服役时与母材发生过量的反应,生成脆性物质而对接头产生持续损伤。钎料中Al元素一方面可以降低钎焊实施温度从而减小能耗和对母材的损伤,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钎料的流动性及抗氧化性能,并促进SiC基复合材料与钎料之间的元素相互扩散。钎料中Ti元素主要有两方面作用。首先,通过与SiC基复合材料形成化学键合,提高钎料对母材的润湿性从而增大连接强度。其次,Ti元素可以与钎料中Al元素以及从母材扩散到钎料中的Si、C等元素发生反应,原位形成碳化钛、硅铝和硅钛化合物等粒子或晶须耐高温增强相,从而提高钎焊接头的连接强度尤其是高温强度。
较佳地,所述钎料粉末中,Al粉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wt%~10wt%,优选3wt%~10wt%,更优选4wt%-7wt%;钛源的百分含量为4wt%~18wt%,优选7wt%-15wt%;余量为Cu粉。
较佳地,所述钎料膏中粘结剂的加入量为所述钎料粉末的45wt%~80wt%,优选50wt%~60wt%。若粘结剂太多,钎料膏中钎料粉末的含量太少而且不易涂覆;反之则达不到粘结作用而且容易在焊缝中形成孔洞。
较佳地,步骤1)中,粘结剂采用浓度为1wt%~8wt%的聚乙烯缩丁醛的环己酮溶液。
较佳地,步骤2)中,涂覆在C/SiC复合材料表面的钎料膏的厚度为0.5~3mm。
较佳地,步骤3)中,焊接温度为900℃~1080℃,优选950℃~1020℃。具体焊接温度由具体钎料组成决定,一般来说,钎料中钛和铝含量越高,所需焊接温度越低;反之所需焊接温度越高。
较佳地,步骤3)中,钎焊的保温时间为1~30分钟,真空度高于1.0×10-2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74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