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级联合循环汽轮机中压第22级静叶片的砂型铸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3232.7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亭;杨明强;张伟;徐德民;金翼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08;B22C1/22;B22C3/00;C21D1/28;B22D2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级联 循环 汽轮机 中压第 22 叶片 砂型 铸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砂型铸造、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是H级联合循环汽轮机中压第22级静叶片的砂型铸造方法。
背景技术
H级联合循环汽轮机中压第22级静叶片的砂型铸造方法属于“H级联合循环汽轮机重要零件的生产与制造”研究项目的分项目,是由申请人单位负责研究的项目。所述H级联合循环汽轮机中压第22级静叶片的制造工艺在国内无先例可以参照。之前,我国使用的H级联合循环汽轮机中压第22级静叶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而国外公司是采用熔模铸造工艺制造H级联合循环汽轮机中压第22级静叶片的,国内还没有H级联合循环汽轮机中压第22级静叶片的制造工艺。
所述的熔模铸造工艺在生产H级联合循环汽轮机中压第22级静叶片时,不仅制造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制造成本高,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环境污染。而在目前的汽轮机行业竞争激烈,新机型、新产品不断推出。要想占有市场,就必须创新产品、降低成本、迅速交货,所以,所述的熔模铸造工艺已难以满足市场和生产企业的要求。而在本行业中,砂型铸造技术正以其成本低、周期短、适应性广泛而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能否用砂型铸造、热处理技术代替熔模铸造工艺生产H级联合循环汽轮机中压第22级静叶片成为本专利申请人单位负责研究的项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H级联合循环汽轮机中压第22级静叶片的砂型铸造方法,用此方法替代熔模铸造工艺,在简化制造工艺、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同时,使H级联合循环汽轮机中压第22级静叶片的质量达到熔模铸造工艺的同等质量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H级联合循环汽轮机中压第22级静叶片的砂型铸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以下步骤:
(1)工艺设计
① 模具设计:在同一砂箱1内设置两片静叶片(第一静叶片、第二静叶片)模型;
② 浇注位置及浇、冒口设计:采用平做竖浇、冒口(第一冒口、第二冒口)本体浇注的方式;
③ 冷铁系统设计:在所述静叶片(第一静叶片、第二静叶片)中段区域设置若干40mm厚的冷铁(第一冷铁、第二冷铁、第三冷铁、第四冷铁、第五冷铁、第六冷铁、第七冷铁、第八冷铁);
④ 浇口杯设计:采用专用浇口杯(第一浇口杯、第二浇口杯):在所述专用浇口杯中放置陶瓷过滤器(第一陶瓷过滤器、第二陶瓷过滤器);
⑤ 排气槽设计:在所述两片静叶片(第一静叶片、第二静叶片)模型之间设置截面尺寸为25×25mm的排气槽10;
(2)原辅材料选择与控制
① 型砂选择:采用呋喃树脂自硬砂;
② 涂料选择:采用醇基锆英粉涂料,要求涂敷冷却后的涂层均匀、外观无裂纹、无气泡和肉眼可见的针孔;
③ 炉料预处理:炉料需预先清除炉料表面的粘砂和铁锈,熔前烘烤预热,所有金属炉料在浇注前应保持干燥、清洁、无锈、块度适中;
(3)浇注
① 热型热浇:铸型在浇注前采用150℃烘2~3小时,出炉配箱30分钟内进行浇注;应减缓铸件的凝固,有利于夹杂及气体的上浮;
② 钢水温度的控制:钢水出炉温度为1660~1670℃,钢水浇注温度为1590~1610℃;
(4)热处理
对浇注后的铸件进行热处理(正火+回火):
① 正火处理步骤为:
Ⅰ、将铸件以≤300℃/小时的速度加热至650℃;
Ⅱ、在铸件达到650℃时保温1小时;
Ⅲ、再将铸件以≤120℃/小时的速度缓速加温;
Ⅳ、在铸件达到1000℃时保温2小时;
Ⅴ、然后进行风冷;
② 回火处理步骤为:
Ⅰ、将铸件以≤300℃/小时的速度加热至500℃;
Ⅱ、在铸件达到500℃时保温1小时;
Ⅲ、再将铸件以≤120℃/小时的速度缓速加温;
Ⅳ、在铸件达到630℃时保温5小时;
Ⅴ、然后进行空冷;
通过热处理使铸件达到所要求的力学性能指标;
(5)化学成分检测
参照EN 10283标准对铸件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
(6)机械性能检测
参照EN 10283标准对铸件的机械性能进行检测;
(7)产品检验
① 采用三坐标测量(CMM)检测叶片所有尺寸;
② 参照EN 1371-2标准对叶片进行渗透检测,质量级别应达到4级要求,表面无裂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钢电站设备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3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