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益式缓释节流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2092.1 | 申请日: | 2014-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谷保祥;刘碧波;闫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家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06;B01F5/00;C02F7/00;C02F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童冠章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益 式缓释 节流 纳米 气泡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增益式缓释节流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我国水资源面临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的两大问题。在开放水系(河流、湖泊、近陆海洋等)污染中,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水系生态系统崩溃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水体增氧和气浮。相比于传统的注入宏观气泡方法,微纳米气泡水处理技术在水体中注入微纳米尺度的气泡,由于气泡尺寸小,气泡表面积是宏观气泡的数万倍,在水中留存时间远远超过宏观气泡的留存时间,大大提高了水体的增氧效果,同时使水体中悬浮物的浮选分离效果明显提高。这对于改善生活污水或者富营养化的开放水系水质非常重要。
传统的微纳米气泡装置结构复杂,通常包括气水混合器、加压泵、节流罐等组成,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比较高,而且流动环节多,降低了微纳米气泡的产生效率,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增益式缓释节流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可有效解决提高微纳米气泡的发生效率和进一步减小微纳米气泡的尺度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压力溶解管和正交混流体,正交混流体装在压力溶解管上,正交混流体下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正交混流体的内腔与压力溶解管的内腔相连通,正交混流体上部的底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缓释节流孔,每个缓释节流孔处,在正交混流体上装有与缓释节流孔一一对应的增益管,增益管为呈向外倾斜布置的管状结构,增益管下部的侧壁上开有贯通的进水孔,水和气泡的混合体按箭头指示方向进入压力溶解管的内腔,完成气体溶解,溶解后经压力溶解管上部的出液管进入正交混流体的内腔,这个折流的过程使未溶解的气泡尺寸减小,在正交混流体的内腔发生多次的折流完成进一步混流和气泡的切割、分散,进一步减小未溶解部分的气泡体积,使气泡体积接近微米尺度,水和气泡的混合体再经由缓释节流孔进入增益管,从缓释节流孔中喷出的流体流速作用下,在增益管中形成负压,水源形成高速水流便从进水孔进入增益管,与水和气泡的混合体充分混合,未溶解的气泡经缓释节流孔进入的高速水流冲击下,在增益管中发生多次的折流,使水和气泡的混合体与管壁发生多次碰撞,同时由于气泡与水流密度的差别导致了水流与气泡运动方向的改变不同步,这种不同步使水流与气泡发生多次的交叉切割碰撞,在增益管中的这些过程使气泡更进一步的减小与分散,破碎为微纳米级别的气泡,充分保证从增益管末端流出的气泡达到微纳米级别,并且具有与水流的充分混合特性,最终含有均匀的微纳米气泡的水和气泡的混合体由增益管末端流出。
本发明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产生的微纳米气泡水流流量大,即增加了效果,又减少了能耗,工艺性好,操作简单,产生微纳米气泡尺寸小,分布均匀,装置制造和运行成本低廉,真正实现了微纳米气泡的应用化和生产化,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正交混流体的剖面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正交混流体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压力溶解管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家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家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2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式压缩机气举
- 下一篇:地下结构预制闭腔式空心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