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自保护的多泵液压站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72038.7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5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飞;于兴军;杨双业;张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F15B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210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液压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行业液压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自保护的多泵液压站控制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自保护的多泵液压站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行业中,液压系统的应用比比皆是,小到钻井工具、大到液压钻机,均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进行能量传递的传动方式,而液压系统的动力源就是液压站,具有传动平稳、输出波动小、可靠性高等优点,应用广泛。
传统的液压站控制系统采用的是电机直接启动,对供电系统冲击很大,并且系统一经启动,长时间工作,工作电机和柱塞泵磨损严重,而备用电机及柱塞泵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从而出现机芯锈灼、油脂凝固、变质等状况,造成进出油口、阀芯的堵塞而影响了系统的正常使用,起不到备用系统的作用。另外传统液压站没有实现对蓄能器的检测,影响着整个液压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自保护的多泵液压站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主电机与备用电机工作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系统状态严重失衡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自保护的多泵液压站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自保护的多泵液压站控制系统,包括软启动器,软启动器一端通过断路器QF2与动力线连接,动力线通过熔断器和断路器QF1与动力电源连接,软启动器另一端通过交流接触器KM7、交流接触器KM8及交流接触器KM9分别与1号泵、2号泵及3号泵对应连接;动力线依次通过断路器QF3、交流接触器KM1及热继电器F1与1号泵连接,动力线依次通过断路器QF4、交流接触器KM2及热继电器F2与2号泵连接,动力线依次通过断路器QF5、交流接触器KM3及热继电器F3与3号泵连接,动力线依次通过断路器QF6、交流接触器KM4及热继电器F4与加油泵连接,动力线依次通过断路器QF7及交流接触器KM5与加热器连接,动力线依次通过断路器QF8及交流接触器KM6与冷却器连接,动力线通过断路器QF9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自保护的多泵液压站控制方法,依赖于上述的系统,具体按照以下方式实施:
1)液压站控制系统单机组启动流程,各个泵组有自己的启动流程,当多个泵组启动时,采取的是连续等间隔对多台泵组逐一启动的方式;
2)液压站控制系统单机组关闭流程,各个泵组有自己的关闭流程,当系统关闭时,采取的是连续等间隔对多台泵组逐一关闭的方式;
3)手动模式下的启动,各个泵组、加热器、冷却器的启动采取分别单独控制的模式,各个泵组间没有逻辑互锁,对采集的传感器信号不做逻辑判断,只做指示,满足传感器损坏、个别设备故障时的应急控制;
4)手动模式下的关闭,各个泵组、加热器、冷却器的关闭也采取分别单独控制的模式,各个泵组间没有逻辑互锁,为一对一的控制模式,与手动模式下的启动相对应;
5)自动模式下的启动,在自动模式下,所有的系统设备均自动控制,自动分配各个泵组的工作时间,相互之间存在保护逻辑,并自动识别故障,自动切除故障电机并启动备用电机,当检测到油温异常时自动启动冷却器或加热器;当检测到油液位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启动加油泵为系统补油;当检测到蓄能器压力低于设定值时,给出报警延时停机信号;
6)自动模式下的关闭,与自动模式下的启动相对应,依次延时关闭相关泵组,即完成液压站系统的关闭;
7)急停控制,应急控制既包含手动模式下的急停按钮控制指令,也包含自动模式下软件系统逻辑判断后发出的急停控制指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系统能根据液压站的使用情况,自动分配主工作电机和备用电机的工作时间,大大提高液压站系统的使用寿命,当工作电机中的一台发生故障,系统可自动实现备用电机和故障电机之间的切换,退出故障电机,并发出故障信号和代码给上位机显示和存储。从而提高了液压站无故障连续工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系统为蓄能器配备了压力检测装置,实时检测蓄能器压力,保证系统压力的平稳输出,实现了液压站的自动控制,当系统发生紧急情况,系统可以自动启动应急策略,保证液压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72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