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毛细力驱动的中空纤维膜液体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8929.5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勇;陈耀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毛细力 驱动 中空 纤维 液体 除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毛细力驱动的中空纤维膜液体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潮湿的空气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空气的品质有影响,需要对空气除湿以达到舒适的水平。目前的除湿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冷却除湿、电化学除湿、干燥剂除湿等。冷却除湿方法就是将空气温度降到其露点温度以下,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在冷却器表面冷凝。由于该方法需要将空气的温度降到其露点温度以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电化学除湿是利用水蒸气在电池阳极分解成氧气和质子,再将质子转移到阴极生成氢气分子或者与氧气结合生成水,以此来降低空气中的水分。该方法需要直流电源,要消耗电能,工程应用较少。干燥剂除湿法是利用干燥剂与湿空气接触,是空气中的水分传递到干燥剂中。干燥剂除湿法可分为固体吸附除湿法和液体吸收除湿法。由于固体吸附剂的再生温度较高,因此其能耗较大。液体吸收除湿法通常采用LiCl、CaCL2、等盐溶液或者三甘醇等有机物作为液体除湿剂对空气进行除湿。但是,现有的利用液体吸收除湿法的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除湿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多种缺陷,提供一种利用毛细力驱动的中空纤维膜液体除湿装置,其结构简单,可提高除湿的效率,不对环境产生污染,节能清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毛细力驱动的中空纤维膜液体除湿装置,其中,包括设于底部的液体除湿剂容器、设于液体除湿剂容器上的多个中空纤维膜管,多个中空纤维膜管形成中空纤维管束,液体除湿剂容器内装有液体除湿剂,多个中空纤维膜管连接除湿剂容器内的液体除湿剂,毛细力驱动除湿溶液的流动;
所述的中空纤维管束外部设有外壳,外壳上设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湿空气流经过空气入口流入多个中空纤维膜管,水蒸气会被除湿溶液吸收带走,从空气出口流出干燥的空气。所述的多个中空纤维膜管的上部还设有蒸发装置。所述的多个中空纤维膜管竖直设于液体除湿剂容器上。
本方案中,液体除湿剂为LiCl、三甘醇等,中空纤维膜管为PVDF、PTFE等,大量的中空纤维膜管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中空纤维管束,将该纤维管束放置在一个错流形式的塑料外壳中,除湿溶液在中空纤维膜管内流动,空气在中空纤维管外流动。中空纤维管束竖直放置,下端与盛有液体除湿剂容器接触,上端与一个加速蒸发装置连接。
由于中空纤维膜管的直径(微米级)很小,在毛细作用下,通过合理控制中空纤维膜管的长度,底端的液体除湿剂就会被吸到顶端。湿空气流经中空纤维膜时,水蒸气会被除湿溶液吸收带走,从塑料外壳空气出口流出的便是较干的空气。为了提高除湿的效率,在中空纤维管束顶端连接一个蒸发装置,通过加快到达顶端的除湿溶液的蒸发来提高除湿溶液在中空纤维管内的流速,从而提高除湿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分别设于外壳的相对位置上。这样,空气从外壳的一端流入,在外壳的另外一端流出,液体除湿剂的流动方向为竖直,空气的流动方向为横向,湿空气流经中空纤维膜时,水蒸气会被除湿溶液吸收带走,从塑料外壳空气出口流出的便是较干的空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巧妙地利用了毛细力来驱动除湿溶液的流动,基本不需要消耗其他形式的能源;通过适当的通风即可增加顶端的除湿溶液的蒸发,从而提高除湿的效率,蒸发的溶液可回收再利用,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节能又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2所示,一种利用毛细力驱动的中空纤维膜液体除湿装置,其中,包括设于底部的液体除湿剂容器1、设于液体除湿剂容器1上的多个中空纤维膜管2,多个中空纤维膜管2形成中空纤维管束3,液体除湿剂容器1内装有液体除湿剂,多个中空纤维膜管2连接除湿剂容器1内的液体除湿剂,毛细力驱动除湿溶液的流动;
所述的中空纤维管束3外部设有外壳4,外壳4上设有空气入口41和空气出口42,湿空气流经过空气入口41流入多个中空纤维膜管2,水蒸气会被除湿溶液吸收带走,从空气出口42流出干燥的空气。所述的多个中空纤维膜管2的上部还设有蒸发装置5。多个中空纤维膜管2竖直设于液体除湿剂容器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8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