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型偏置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65981.5 | 申请日: | 2014-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5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沈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林磁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5K1/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 地址: | 239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置 以及 应用 述磁芯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型偏置磁芯以及应用所述磁芯的电路板。
背景技术
磁芯是由各种氧化铁混合物组成的烧结磁性金属氧化物,现有技术中,铁氧体磁芯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线圈和变压器中。例如,锰锌铁氧体和镍锌铁氧体是典型的磁芯体材料,其中,锰锌铁氧体具有高磁导率和高磁通密度的特点,在低于1MHz的频率时具有较低损耗的特性,镍锌铁氧体具有极高的阻抗率、不到几百的低磁导率等特性,以及在高于1MHz的频率产生较低损耗等。
磁芯的材料和结构是影响磁芯性能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常用铁氧体磁芯为E型,形状简单经济、磁芯有效面积较大,然而不易绕制绕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磁芯,该磁芯应空间利用率高、易绕制线圈、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E型偏置磁芯,磁芯的尺寸设计合理,磁芯的有效工作面积大,易绕制线圈,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E型偏置磁芯,其截面呈E型,由绕线柱、两个侧板和底板构成,绕线柱的底部形状为矩形,绕线柱位于底板的中部,绕线柱长宽方向与底板的长宽方向一致且绕线柱长度方向一个侧面与底板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底板中设有从中部向远离绕线柱的一侧延伸的梯形开口,梯形开口下底相对于上底远离绕线柱,梯形开口上底长度小于绕线柱的长度并且梯形开口的下底长度大于绕线柱的长度,绕线柱至梯形开口的上底距离D1小于绕线柱的宽度,绕线柱至两个侧板的距离D2小于绕线柱的长度且大于侧板的宽度,绕线柱的侧棱设有倒角,底板的上表面的棱设有倒角。
优选地,绕线柱的长度为侧板的厚度的2~3倍。
优选地,底板的厚度与侧板的厚度相等。
本发明提出的E型偏置磁芯中,所述E型偏置磁芯其截面呈E型,绕线柱位于底板的中部,绕线柱长宽方向与底板的长宽方向一致且绕线柱长度方向一个侧面与底板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底板中设有从中部向远离绕线柱的一侧延伸的梯形开口,梯形开口下底相对于上底远离绕线柱,梯形开口上底长度小于绕线柱的长度并且梯形开口的下底长度大于绕线柱的长度,绕线柱至梯形开口的上底距离D1小于绕线柱的宽度,绕线柱的侧棱设有倒角,底板的上表面的棱设有倒角。通过对磁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磁芯的尺寸设计合理,既可以增加绕组,同时增加了产品的有效体积,从而增加了功率输出能力,此外减小了绕线柱根部线圈磁感线发散的可能,提高了磁芯的电磁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中设置有相对放置的两个上述的E型偏置磁芯,上述E型偏置磁芯的底板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所在平面,两个E型偏置磁芯的绕线柱和侧板分别彼此紧靠,在绕线柱上缠绕有线圈。
所述电路板的技术效果与上述E型偏置磁芯效果基本相似,因此在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E型偏置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E型偏置磁芯的侧视图。
图3为其上设有图1和2所示的E型偏置磁芯的电路板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E型磁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E型偏置磁芯的侧视图,图3为其上设有图1和2所示的E型偏置磁芯的电路板的正视图。
参照图1和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E型偏置磁芯,其截面呈E型,由绕线柱1、两个侧板2和底板3构成,绕线柱1的底部形状为矩形,绕线柱1位于底板3的中部,绕线柱1长宽方向与底板3的长宽方向一致且绕线柱1长度方向一个侧面与底板3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底板3中设有从中部向远离绕线柱1的一侧延伸的梯形开口31,梯形开口31下底相对于上底远离绕线柱1;
绕线柱1的长度为侧板2的厚度的2~3倍,底板3的厚度与侧板2的厚度相等,梯形开口31上底长度小于绕线柱1的长度并且梯形开口31的下底长度大于绕线柱1的长度,绕线柱1至梯形开口31的上底距离D1小于绕线柱1的宽度,绕线柱1至两个侧板2的距离D2小于绕线柱1的长度且大于侧板2的宽度,绕线柱1的四个侧棱设有倒角,底板1上表面的棱设有倒角。
在具体实施例中,绕线柱1的长度为侧板2的厚度的2.2~2.8倍,优选为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林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林磁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5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