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移式叉装车的驱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65801.3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0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中;郭剑平;王斌;柯水源;柯金鐤;黄云平;黄志伟;柯孙旺;赵家宏;熊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20 | 分类号: | B66F9/20;B66F9/2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移式叉 装车 驱动 机构 | ||
1.一种前移式叉装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屈伸驱动臂机构,所述屈伸驱动臂机构包括与叉装车主体连接的第一驱动臂,与装载装置连接的第二驱动臂,和连接第一驱动臂和第二驱动臂的连接件;所述第一驱动臂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等长的靠外侧的第一外驱动杆,和靠内侧的第一内驱动杆,所述第一外驱动杆和第一内驱动杆分别与叉装车主体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二驱动臂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等长的靠外侧的第二外驱动杆,和靠内侧的第二内驱动杆,所述第二外驱动杆和第二内驱动杆分别与装载装置枢接在一起;所述连接件具有靠外侧的第一枢接点和第二枢接点,以及靠内侧的第三枢接点和第四枢接点;所述第一枢接点与所述第一外驱动杆对应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枢接点与所述第二外驱动杆对应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三枢接点与所述第一内驱动杆对应枢接在一起,所述第四枢接点与所述第二内驱动杆对应枢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移式叉装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枢接点、第二枢接点和第三枢接点呈三角形分布,且上述第四枢接点与所述第三枢接点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移式叉装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枢接点和第三枢接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上述第二枢接点处于二者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移式叉装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枢接点和第三枢接点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前移式叉装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上述屈伸驱动臂机构的驱动机构;上述第一内驱动杆和第二内驱动杆为主受力杆,均比上述第一外驱动杆和第二外驱动杆粗;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内驱动杆驱动连接进行前后驱动的第一驱动油缸,和与所述第二内驱动杆驱动连接进行上下驱动的第二驱动油缸;所述第一驱动油缸和所述第二驱动油缸的另一端分别与叉装车主体枢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移式叉装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内驱动杆呈向内突出的三角状,上述第二内驱动杆呈向外突出的三角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前移式叉装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屈伸驱动臂机构通过安装部件与装载装置连接;所述安装部件与装载装置可拆装安装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前移式叉装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件包括枢接在一起的固定连接部和上下翻转连接部,上述第二外驱动杆和第二内驱动杆分别与所述固定连接部枢接在一起;所述上下翻转连接部与装载装置可拆装连接在一起;所述上下翻转连接部配设有安装在所述固定连接部上的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为枢接于所述固定连接部上的油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前移式叉装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上述屈伸驱动臂机构,两所述屈伸驱动臂机构平衡对称分设于叉装车主体的两侧,并与装载装置平衡驱动连接;分别所属于两所述屈伸驱动臂机构的上述第一内驱动杆之间横设有第一加强连接梁;分别所属于两所述屈伸驱动臂机构的上述第二内驱动杆之间横设有第二加强连接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前移式叉装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上述屈伸驱动臂机构,两所述屈伸驱动臂机构平衡对称分设于叉装车主体的两侧,并与装载装置平衡驱动连接;分别所属于两所述屈伸驱动臂机构的上述第一内驱动杆之间横设有第一加强连接梁;分别所属于两所述屈伸驱动臂机构的上述第二内驱动杆之间横设有第二加强连接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58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骨架连接弯头及支撑脚
- 下一篇:断路器的自动重合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