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液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5196.X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8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庞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24 | 分类号: | C12Q1/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5 重庆市江北区港安***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的血液培养是将新鲜离体的血液标本接种至营养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从而检出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法。该培养法常用于菌血症、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的病因学诊断。
传统的血液培养过程:采集患者血液标本,注入血液培养瓶,瓶中有几十毫升的液体肉汤培养基。如果在五天之内肉汤血培养呈阳性,则需要抽出菌液,接种至适当的琼脂培养基上,再继续孵育,获得菌落方可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如果肉汤血培养呈阴性,则在第五天时需要抽出菌液,接种至适当的琼脂培养基,再继续孵育,即为“盲转”。该传统方法中存在如下缺陷:
(1)血液标本注入肉汤培养基中后,患者血液中存在的免疫因子和可能存在的抗生素均对血液中的病原体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阳性检出结果的准确性;
(2)血液标本中血细胞完整,细胞内的病原体受限于细胞膜,难以培养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阳性检出率;
(3)血液标本先在肉汤培养基中培养,不论其结果是否阳性,均需要抽出接种至固相的琼脂培养基,检验时间长,并且如果血液中的病原菌为真菌,单单液相的肉汤培养基孵育则容易出现假阴性而漏检;
(4)用于血液培养的肉汤培养基比较贵,有效期较短,一般最多一年;特别是血培养仪器,动辄几十上百万,一般中小医院、边远地区的卫生所难以承受;
(5)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后,一般采用离心管提取一定量的血液注入血液培养瓶进行培养,通常是采用抽采器具从离心管中抽出一定量的血液,而血液培养的培养过程中对无菌环境的要求很高,而抽采器具容易污染血液标本,引入细菌等,造成检验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程简单、检验时间短、成本低且阳性检出率高的血液培养方法。
本发明的血液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离心管中加入溶血剂,密封离心管,管内进行消毒灭菌达到无菌状态;
b.通过无菌手段采集血液样本注入离心管,在室温状态下震荡离心管,充分混合血液样本和溶血剂,使血细胞裂解,血细胞内的病原体释放到血细胞外;
c.以3k~15krpm的离心速度将离心管离心10~60分钟,平稳取出离心管;
d.离心管内的混合液呈现分离,形成上清液和沉淀浓缩液;
e.提取出离心管内的沉淀浓缩液;
f.将沉淀浓缩液接种至琼脂培养基进行孵育培养检验,同时进行涂片染色镜检。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管从上至下依次为上管、中管和收集管,所述中管与上管、收集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上管两端开口且上端开口设有密封盖组件,所述中管两端开口且内设隔离阀,所述收集管的上端开口且下端为圆弧底面;步骤b中血液样本的注入量以使步骤d中的沉淀浓缩液填充满隔离阀以下的管内容积为准;步骤e中提取沉淀浓缩液的过程为:先关闭隔离阀,再使收集管脱离,收集管内的溶液即为沉淀浓缩液。
本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血细胞在孵育培养前被裂解,细胞内隐藏的病原体被释放出来,提高了病原体的浓度,使检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以提高,进而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2)离心处理去除包含大部分抗生素和免疫因子的上清液,起到浓缩血液标本中有效成分的作用,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3)省去了肉汤培养基及其培养过程,直接将裂解离心浓缩后的血液标本接种到琼脂培养基上,为临床诊治节约时间,克服了微生物学检验慢的短板;
(4)不需要肉汤培养基及相关昂贵、笨重的血培养仪器,避免安装、运输和使用所需的苛刻条件,不必担心培养基有效期限的问题,且只需要室温储存,仅用到离心管和普通的离心机即可,轻便且成本低,适用于小医院、卫生所、军队战地医院。
并且,本案中的离心管采用隔离阀来阻截上清液和沉淀浓缩液,使得在提取沉淀浓缩液时,避免了采用抽采器具影响操作效率和污染沉淀物的问题,做到了无污染,保证阳性检出率的准确性。离心管的上管、中管和收集管的可拆卸式结构,在提取沉淀浓缩液时便捷,简化了操作流程,保证了沉淀浓缩液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离心管倒置时的结构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离心管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管;2—收集管;3—隔离阀;7—密封盖组件;11—中管;31—阀体开关;32—钢珠;33—支架;34—钢珠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庞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庞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51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