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PCR在败血症真菌检测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6827.1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8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胡东;张荣波;吴静;陈兆权;刑应如;杨小康;何江;王婉;戴京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R1/72;C12R1/725;C12R1/74;C12R1/845;C12R1/68;C12R1/66;C12R1/67;C12R1/685;C12R1/77;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pcr 败血症 真菌 检测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PCR体系对真菌性败血症进行快速诊断的方法。多重PCR技术,适用于感染性疾病、肿瘤、遗传病的检测。
背景技术
目前对真菌性败血症快速准确诊断,尚缺乏可靠的检测方法,早期快速诊断,对于真菌性败血症的治疗、预后及耐药性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普通外科的病人中血液真菌感染病人病死率高达27%~64%。外科危重病人一旦罹患真菌感染,病死率明显上升。念珠菌败血症在医院感染败血症中居第4位,病死率更是高居首位。真菌性败血症的高死亡率是因为其起病急,后果严重,临床诊断比较困难。该病症常无特异症状和体征, 与细菌感染不易区分,易漏诊或误诊为细菌感染而尝试性地使用广谱抗生素,反而易于导致菌群失调加重病情。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编码核糖体的基因包括28S rDNA、5S rDNA、18S rDNA和5.8S rDNA 4种,它们在染色体上头尾相连、串联排列,相互之间由间隔区分隔。其中18S、5.8S和28S rDNA基因组成一个转录单元,三者高度保守。其间的间隔区为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包括ITSI及ITS2两部分,其进化相对迅速而具多态性。本技术基于rDNA—ITS基因多态性的序列分析,选取真菌的rRNA及转录间区片段作为PCR目的基因,以保守序列设计待测真菌的上游通用引物(5’-GCATCGATGAAGAACG-3’),以高变区设计下游特异性引物,既减少了所需引物的数量,又保证了检测的高度特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重PCR体系对真菌性败血症进行快速诊断的方法。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多重PCR体系,该体系能够弥补已有真菌检测方法的不足,为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真菌性败血症及脓毒症临床治疗提供明确的用药信息,从而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重PCR技术,其特征在于能够快速、准确、高效的检测真菌,技术简便,易于操作和推广,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是:
一种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序列:
体系一:
白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CGGGTAGTCCTACCTGATTT -5’
近平滑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CGGGTAGTCCTACCTGATTT -5’
季也蒙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CGGGTAGTCCTACCTGATTT -5’
热带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CGGGTAGTCCTACCTGATTT -5’
维斯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CGGGTAGTCCTACCTGATTT -5’
葡萄牙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CGGGTAGTCCTACCTGATTT -5’
克柔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CGGGTAGTCCTACCTGATTT -5’
光滑假丝酵母:上游引物:5’-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CGGGTAGTCCTACCTGATTT -5’
新生隐球菌:上游引物:5’-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CGGGTAGTCCTACCTGATTT -5’
米根霉:上游引物:5’- GCATCGATGAAGAACG -3’
下游引物:3’- CTATAGAAAAACCATAGAGG -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6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水鱼病原菌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南瓜籽粕小肽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