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灌注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49820.7 申请日: 2014-04-15
公开(公告)号: CN103908507A 公开(公告)日: 2014-07-09
发明(设计)人: 牛建荣;张继瑜;周绪正;李冰;魏小娟;程富胜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6/736 分类号: A61K36/736;A61K9/08;A61P15/08;A61K33/26
代理公司: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张秋云
地址: 730000 甘肃省***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中药 灌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畜用制剂,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灌注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领域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而牛养殖业又是畜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尤其是肉牛和奶牛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养殖水平逐步提高。据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研究资讯,截止2010年,我国肉牛存栏量就超过了12353.2万头,牛肉总产量位居世界第四位;2008年,全国奶牛存栏达到1233.5万头,奶产量达到3870万吨,奶类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位,成为奶类生产大国。在牛养殖业中,增加牛只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使得繁育母牛按时发情怀孕成为牛养殖业中重要环节。

卵巢疾病性不孕症是造成繁育母牛发情周期异常,繁殖性能低下,引起母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主要包括母牛卵巢静止、持久黄体、卵巢囊肿、卵泡交替发育、排卵延迟等多种疾病。由于此类疾病发病率高,影响养牛业比较严重,所以国内外一直都很关注。N.Hollis对3172头奶牛发病情况定期统计,发现在产后150天内仅卵巢囊肿牛就有210头,发病率为6.26%;Ahmadljaz等报道,奶牛卵巢囊肿发生率约为6-19%。东北农业大学对6158头奶牛调查,患卵巢疾病牛325头,发病率为5.29%,其中卵巢机能不全124头,占卵巢疾病的38.15%,持久黄体45头,占13.85%,卵巢囊肿123头,占37.85%,卵泡交替发育25头,占7.69%,排卵延迟8头,占2.46%。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对黑龙江、天津、江苏、湖南、甘肃、四川、陕西、河北等省、市的83个奶牛场的21596头成年母牛进行了调查,因卵巢疾病引起的不孕牛1830头,占8.45%,其中持久黄体555头,占卵巢病的30.32%,卵巢静止443头,占24.20%,卵巢囊肿379头,占21.69%,卵巢萎缩184头,占10.05%,排卵延迟64头,占3.50%,卵巢、输卵管炎70头,占3.82%,卵巢及输卵管其它疾病(卵巢肿瘤、输卵管硬结、粘连等)135头,占7.38%。由此可见,卵巢疾病性不孕症是牛常见病和多发病,按目前文献记载,我国每年因本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数亿元。

以下列举出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并进行评析:

1、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一:

现有技术一的技术方案:

目前临床上治疗牛卵巢性不孕证的主要是应用激素疗法。如前列腺素F2a(PGF2a)及其类似物被公认为是治疗持久黄体的首选药物,具有良好的溶黄体作用。用20-30mg PGF2a或0.5-1.0mg氯前列烯醇肌注,绝大多数母牛于注射后3-5天内黄体退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类似物是治疗卵巢囊肿和卵巢静止,暗发情较为理想的药物。无论那类囊肿,都可单独应用GnRH或与其他激素配合应用。

促黄体素(LH)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治疗卵巢囊肿较为理想的药物。促卵泡激素(FSH)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可以治疗卵巢静止。还有雌激素,肌注20-30mg己烯雌酚或5-10mg雌二醇对暗发情(再牛接近排卵时注射)一般有效。此外,还有催产素、孕酮(P4)、甲状腺素、皮质醇等。

现有技术一的缺点:

目前临床上应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卵巢疾病性不孕症存在以下副作用:

(1)临床上多数根据直肠检查来判断母牛卵巢活动情况,由于技术操作者的临床经验不同,易引起主观误判,选择治疗药物激素不当。这样极易引起机体生殖激素调节紊乱,使母牛不易受孕。

(2)养牛场和养殖个体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大量、多次应用激素治疗,极易对母牛机体造成伤害。

(3)大量、多次应用激素治疗,易造成肉、牛奶中激素残留,威胁人类健康。

2、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二:

现有技术二的技术方案:

目前临床上除多数应用激素疗法外,部分应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 

1)催情散、促孕灌注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