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边形半潜式潮流能风能发电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5827.1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高良田;吴晓飞;田力;张媛;周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F03B13/14;F03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边形 半潜式 潮流 风能 发电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发电装置,具体地说是潮流、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潮流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各国能源利用的趋势。海上风能、潮流能资源相当丰富,但由于技术限制,目前的海上风机、潮流能发电装置等大都以海底打桩固定的方式安装,海底作业难度大、维修不便。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漂浮式、半潜式的单机发电装置及潮流发电船(平台)的形式,但还是存在诸如耐波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海上风能、潮流能发电装置安装和维护的六边形半潜式潮流能风能发电平台。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六边形半潜式潮流能风能发电平台,其特征是:包括六边形平台结构、主浮体,六边形平台结构包括六边形边框,六边形边框的六个顶点逆时针依次为第一-第六顶点,第一顶点与第四顶点之间安装第一箱型梁,第二顶点与第六顶点之间安装第二箱型梁,第三顶点和第五顶点之间安装第三箱型梁,第一-第六顶点下方分别安装第一-第六变截面浮筒,第一变截面浮筒和第四变截面浮筒之间设置主浮体,第一箱型梁和第二箱型梁交叉处与主浮体之间设置第一立柱,第一箱型梁和第三箱型梁交叉处与主浮体之间设置第二立柱,第一箱型梁与主浮体之间安装第一-第三水轮机提升装置,第一水轮机提升装置位于第一变截面浮筒和第一箱型梁之间,第二水轮机提升装置位于第一箱型梁和第二箱型梁之间,第三水轮机提升装置位于第二箱型梁和第四变截面浮筒之间,第一水轮机提升装置上安装第一水轮机,第二水轮机提升装置上安装第二水轮机和第三水轮机,第三水轮机提升装置上安装第四水轮机。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所述的第一水轮机提升装置包括提升筒体、提升齿条、提升齿轮、提升电机,提升齿条与提升筒体内壁相连,提升齿轮与提升齿条啮合,提升电机连接并驱动提升齿轮从而带动提升筒体上下移动,提升齿条上安装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相连的锁紧电机、锁紧齿条,锁紧齿条在锁紧电机控制下与提升齿条啮合或断开;第一水轮机安装在第一水轮机提升装置提升筒体的端部;第一-第三水轮机提升装置结构相同,第四水轮机安装在第三水轮机提升装置提升筒体的端部,第二-第三水轮机安装在横轴上,横轴安装在第二水轮机提升装置提升筒体的端部。
2、第一变截面浮筒和第四变截面浮筒上方分别安装第一-第二风力机;六边形边框上分别安装第一-第二吊车;第二变截面浮筒、第三变截面浮筒、第五变截面浮筒、第六变截面浮筒上方分别设置第一-第四锚泊装置;第一-第四水轮机上方设置水轮机维护平台。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平台的六边形对称设计,可保证其优良的稳性;主浮体完全浸没于水下,只有六个浮筒和支柱的截面作为水线面,该小水线面的设计大大提升了其耐波性能;另外,六个浮筒内设有压载水舱,可用过调节内部水量保证平台的浮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浮体等部分结构图;
图3a为提升装置结构图a,图3b为局部放大图b,图3c为提升装置结构图c,图3d为局部放大图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3,本发明包括如下结构:
1.平台的详细构成包括六边形平台结构1,主浮体2,平台1与主浮体2之间支撑的支柱3,六个变截面浮筒4,浮筒4水下连接的圆柱形支撑结构5,圆柱形支撑结构上的肘板6,水轮机提升装置7,四组水平轴式水轮机8,风机9,吊车10,以及水轮机维护作业区11、控制室12和锚泊装置13。
2.半潜式平台的六边形平台结构1的六个顶点处连接六个变截面浮筒4,中部浮筒4上布置风力发电机9,前后四个浮筒4上布置对称的八组锚泊装置13,六边形结构的中部箱型梁连接控制室12。
3.平台主要靠主浮体2和六个浮筒4的排水量来平衡其重量。主浮体2连接中部两浮筒4,并通过支柱3与六边形中部箱型梁连接。
4.水下部分六根圆柱形支撑结构5将前后浮筒以及中部两根支柱3连接,并在连接处有不同种类的肘板6加强。
5.六个浮筒4内设有压载水舱,可通过调节水量来保证平台保持优良的浮态。
6.平台水下在一排同时布置四组水轮机8,中部提升装置7带有两组水轮机8,两侧提升装置7分别带有一组水轮机8。提升装置7与平台的三根立柱结合,可通过齿轮齿条方式提升,水轮机8提升后,维修人员可在维修作业区11处进行装置的更换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5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