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麦纤散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8907.4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7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郑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P1/00;A61P1/04;A61P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朱莹莹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麦纤散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的麦纤散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增加趋势。患本病10年以上者,并发结肠癌的发生率在1%左右。由于本病缠绵难愈,病变程度轻重各异,复发率高,已被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一直以来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其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饮食、精神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对UC的治疗除结肠切除术外,尚无特效疗法,一般主张内科药物治疗为主,主要药物有以下几类:氨基水杨酸类如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等,皮质类固醇类如强的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免疫抑制剂类如硫唑嘌呤及6-巯嘌呤、甲氨蝶呤等。目前治疗上西医仍以氨基水杨酸类及激素类药物作为首选药物,虽然这些药物具有起效快的短期优势,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大,即使新上市的副作用相对较少的新型水杨酸制剂,也终因价格昂贵,停药后易复发且对暴发型及部分顽固性患者疗效差等缺点受到了挑战。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且副作用少、不易复发的理想药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研究发现UC患者和动物模型的肠道菌群处于紊乱状态,而恢复肠道菌群至正常状态后则症状缓解并有一系列疾病活动指标的降低,因此肠道菌群状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应的微生态制剂也应运而生。此外,研究表明UC发病时,存在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fattyacids,SCFA)合成不足或利用障碍的情况,补充SCFA有利于溃疡的修复和症状的改善,故溃疡性结肠炎研究中SCFA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中医药治疗UC具有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以及副作用少,可以长期维持治疗的特点而日益引人注目,因此深入探索治疗UC的有效方药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肠易激综合征按照临床表现分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和腹泻便秘交替型肠易激综合征。其中IBS-D为肠易激综合征的高发类型,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显示,IBS-D的发病与肠道菌群紊乱有直接联系,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的主要原因是肠道感染,大量滥用抗生素,进食纤维过少有关。目前西医常有治疗药物分为:
1)解痉剂:有抗胆碱能药物;选择性肠道平滑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匹维溴铵(得舒特)此为治疗IBS首先药物;离子通道调节剂:马来酸曲美布汀,以改善临床症状,但疗效并不满意;
2)止泻剂:思密达,临床常用药物,可吸收水分和致病菌,促粘膜修复;洛哌丁胺,作用于肠壁的阿片受体,阻止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释放,可改善腹痛,腹急等症状;
3)内脏止痛药:主要一直由直肠投射到脊髓外周传入神经而减低内脏感知,对于IBS-D患者能够延缓口-盲肠转运;
4)抗抑郁药: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但是起效慢;
微生态制剂,即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或)促进其生长繁殖的物质制成的制剂,如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等。以上药物对于改善IBS典型腹泻,腹痛等症状具有一定作用。
但是西药容易刺激胃部不适,而且部分药物有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效果明显,而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药食两用的麦纤散制剂。
一种麦纤散制剂,包含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麦芽纤维4-7份,茯苓4-5份、山药4-5份。
优选的,包含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麦芽纤维6份,茯苓4份、山药4份。
优选的,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麦芽纤维4-7份,茯苓4-5份、山药4-5份、马齿苋2-3份、三七粉2-3份。
更优选的,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麦芽纤维6份,茯苓4份、山药4份、马齿苋3份、三七粉3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麦纤散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麦纤散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发芽大麦糖化处理
选取优质发芽大麦,去麦根和精选后,47℃下,采用干法粉碎30min,90℃干燥至恒重,得到粉碎后的麦芽。糖化锅内先加入适量水(麦芽与水质量比=1:4),加热至37℃,再加入粉碎好的麦芽,维持在(65-72℃)制造麦醪。麦醪温度的上升方法采用二次煮出法。糖化结束时在最短时间内将麦汁和麦槽过滤分离。
(2)、麦芽纤维的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89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