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光路偏振分光立体视频转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23896.2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4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美鸿;母林;吴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H04N13/04;H04N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光 偏振 分光 立体 视频 转换 系统 | ||
1.一种三光路偏振分光立体视频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立体视频转换系统包括:
偏振分光装置,包括相交的第一偏振分光层和第二偏振分光层,第一偏振分光层用于接收自然光视频图像光线并将其导向主路径和第一侧路径,第二偏振分光层用于接收自然光视频图像光线并将其导向主路径和第二侧路径,第一偏振分光层和第二偏振分光层的透振方向相同、反射光偏振方向也相同;
两个反射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侧路径上、第二侧路径上,一个反射装置用于使第一偏振分光层分开的两路光重合,另一个反射装置用于使第二偏振分光层分开的两路光重合;
补偿镜,设置于主路径上,用于补偿经主路径和侧路径的光程差;
半波片,设置于主路径或侧路径上,用于使三路光偏振同向;
一个同步控制器以及与之电连接的三个相同的液晶旋光装置,所述三个液晶旋光装置分别设置于主路径、第一侧路径、第二侧路径上,同步控制器用于根据左右眼同步信号同步驱动三个液晶旋光装置改变进入液晶旋光装置的偏振光的偏振态,交替产生左旋圆偏光和右旋圆偏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光路偏振分光立体视频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液晶盒包括沿入射光的传递方向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玻璃板、第一导电层、第一液晶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玻璃板,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为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第一玻璃板上,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二玻璃板上,所述补偿液晶盒包括沿驱动液晶盒的光线出射方向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三导电层、第二液晶层、第四导电层和第三玻璃板,所述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为透明导电层,第三导电层设置于第二玻璃板上,所述第四导电层设置于第三玻璃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光路偏振分光立体视频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液晶盒包括沿入射光的传递方向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玻璃板、第一导电层、第一液晶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玻璃板,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为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第一玻璃板上,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二玻璃板上,所述补偿液晶盒包括沿驱动液晶盒的光线出射方向依次平行排列的第四玻璃板、第三导电层、第二液晶层、第四导电层和第三玻璃板,所述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为透明导电层,第三导电层设置于第四玻璃板上,所述第四导电层设置于第三玻璃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光路偏振分光立体视频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装置包括利用机件定位方式设置在一起的两个透明基板,所述第一偏振分光层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上,所述第二偏振分光层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上,所述第一偏振分光层通过镀膜或者贴膜的方式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上,所述第二偏振分光层通过镀膜或者贴膜的方式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光路偏振分光立体视频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装置包括等腰三棱镜以及两个相接触设置的第一直角棱镜和第二直角棱镜,且第一直角棱镜和第二直角棱镜相接处的直角边所在的楞面接收自然光视频图像光线的照射,且第一直角棱镜和第二直角棱镜相接的直角边平行,所述第一直角棱镜和第二直角棱镜的斜边等长,
其中,所述第一偏振分光层和第二偏振分光层分别通过镀膜或贴膜方式设置于第一直角棱镜与第二直角棱的斜边所在的楞面上,所述等腰三棱镜两腰所在的楞面分别与第一偏振分光层和第二偏振分光层胶合设置,或者
所述第一偏振分光层和第二偏振分光层分别通过镀膜或贴膜方式设置于等腰三棱镜两腰所在的楞面上,第一偏振分光层和第二偏振分光层分别胶合设置于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在的楞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光路偏振分光立体视频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镜胶合设置于等腰三棱镜的底边所在的楞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38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