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金属错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电激发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22968.1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4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登志;张孟浩;叶翰政;周菁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贾静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金属 错合物 包含 机电 激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金属错合物(complex)及包含其的有机电激发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有机金属磷光错合物及包含其的磷光有机电激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激发光装置(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相较于液晶显示器、等离子平面显示器(PDPs)及无机电发光显示器装置具有较佳的特点,例如:低驱动电压(如10V或更少)、宽视角、快速反应时间及高对比度。基于这些优点,有机电激发光装置可使用为图像显示器的像素、电视影像显示器及表面发光源。此外,有机电激发光装置可被制造于透明柔软基板上,可减少厚度及重量,且具有好的颜色呈现。因此,有机电激发光装置近年来已渐渐使用于平面面板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上。
一代表性的有机电激发光装置于1969年由Gurnee发表(美国专利号US3,172,862及US3,173,050),然而,此有机电激发光装置因为其效能差使得其应用受限。自从Eastman Kodak公司在1987年发表多层有机电激发光装置可以克服先前装置缺点,有机电激发光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进步。
此有机电激发光装置包含一第一电极,作为一电洞(Electron hole)注入电极(阳极),一第二电极,作为一电子注入电极(阴极),以及一有机发光层,位于该阴极及该阳极间,其中电洞从该阳极注入该有机发光层,而电子从该阴极注入该有机发光层,一起结合于该有机发光层而形成电子-电洞对(激子),接着该些激子从激发态降为基态,而衰变发光。此时,这些激子可从激发态降为基态,透过该单重激态来发光(如荧光),或该些激子可从激发态降为基态,透过该三重激态来发光(如磷光)。在荧光的例子中,该单重激态的机率为25%,因而装置的发光效率是受限的。相对地,磷光可同时利用该三重激态的机率(75%)及该单重激态的机率(25%),因而理论的内部量子效率可达到100%。因此,发展高效率的磷光材料以增进有机电激发光组件的发光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有机电激发光组件的发光单元材料以小分子材料为主,这是因为小分子有机电激发光组件不管在效率、亮度与寿命等均较高分子有机电激发光组件(PLED)高出许多。现今小分子有机电激发光组件工艺不像PLED以旋转涂布或是喷墨印刷(inkjet printing)为主,而是以蒸镀方式为主。然而,用于蒸镀方式所使用的真空工艺设备成本较高,此外只有5%的有机发光材料会镀在基板上,95%的有机发光材料浪费在腔体壁上,使得有机电激发光组件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湿式工艺(包含旋转涂布(spin coating)或刮刀涂布(blade coating))被提出用于小分子有机电激发光组件的工艺上,来降低设备成本及大大提升有机发光材料的使用率。
因此,对于有机电激发光技术而言,开发适用于湿式工艺的可溶性有机磷光发光材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该有机金属错合物(complex),具有如化学式(I)所示的化学结构:
其中,Ar包括1-萘基(1-naphthyl)、2-萘基(2-naphthyl)或苯并噻吩基(benzothienyl),以及L包括乙酰丙酮基、N,N-二异丙基-苯基脒基(N,N-diisopropyl-benzamidinate)或N,N-二异丙基-二异丙基-胍基(N,N-diisopropyl-diisopropyl-guanidinate)。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激发光装置(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该装置包含电极对;以及有机发光单元,配置于该电极对之间,其中该有机发光单元包含上述化学式(I)的有机金属错合物,作为橘红光或红光磷光掺杂材料。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该有机金属错合物,具有如化学式(II)所示的化学结构:
其中,L包括N,N-二异丙基-二异丙基-胍基(N,N-diisopropyl-diisopropyl-guanidinate)。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激发光装置,该装置包含电极对;以及有机发光单元,配置于该电极对之间,其中该有机发光单元包含上述化学式(II)的有机金属错合物,作为橘红光或红光磷光掺杂材料。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2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