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发电系统自动跟踪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21710.X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5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丰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30018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发电 系统 自动 跟踪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跟踪控制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自动跟踪控制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储量极为丰富而且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在日常生活中,太阳能电池也被广泛使用,可以用作照明、动力等很多方面。但太阳能存在着密度低、间歇性、光照方向和强度随时间不断变化等问题,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能就比较弱,太阳能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果能改变光照方向使太阳光垂直射向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就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电能的输出。目前存在跟踪控制器大部分电路结构复杂,不易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太阳能发电系统自动跟踪控制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自动跟踪控制器,包括电源电路、光敏检测输出电路和电机反正转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由直流电源B和电容C并联组成;所述光敏检测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R2、R3、R4、R5、R6、R7,单运算集成块IC,所述电阻R1与R2串联后与电源电路并联,所述电阻R3、R4、R5串联后与电阻R1、R2并联,所述单运算集成块IC的2脚连接在电阻R1与R2的中点处,3脚与电阻R4连接,7脚与电源正极连接,4脚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6与R7串联与单运算集成块IC并联;所述电机反正转控制电路由光耦G1、G2、电阻R8、R9、二极管D1、D2、三极管Q1、Q2、继电器J1、J2、电机M组成,所述光耦G1输入端正极与单运算集成块IC的比较电输出端6脚连接,负极连接在电阻R6与R7的中点处,输出端与电阻R8串联后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集电极与继电器J1连接,所述继电器J1的常开、常闭触点与电动机M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连接在继电器J1的两端,所述光耦G2输入端正极连接在电阻R6与R7的中点处,负极与单运算集成块IC的比较电输出端6脚连接,输出端与电阻R9串联后与三极管Q2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集电极与继电器J2连接,所述继电器J2的常开、常闭触点与电动机M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连接在继电器J2的两端,所述继电器J1、J2的常闭触点的中点连接在三极管Q1、Q2发射极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阻R1、R2为光敏电阻;所述电阻R1连接在直流电源B的一端,电阻R2连接在直流电源B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4为可调电阻,在电阻R4上设有动触头,所述单运算集成块IC的3脚与电阻R4的动触头连接。
本发明能够自动控制太阳能电池在白天任何时候,都能让太阳光线垂直射向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能也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自动跟踪控制器,包括电源电路、光敏检测输出电路和电机反正转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由直流电源B和电容C并联组成;所述光敏检测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R2、R3、R4、R5、R6、R7,单运算集成块IC,所述电阻R1与R2串联后与电源电路并联,所述电阻R3、R4、R5串联后与电阻R1、R2并联,所述单运算集成块IC的2脚连接在电阻R1与R2的中点处,3脚与电阻R4连接,7脚与电源正极连接,4脚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6与R7串联与单运算集成块IC并联;所述电机反正转控制电路由光耦G1、G2、电阻R8、R9、二极管D1、D2、三极管Q1、Q2、继电器J1、J2、电机M组成,所述光耦G1输入端正极与单运算集成块IC的比较电输出端6脚连接,负极连接在电阻R6与R7的中点处,输出端与电阻R8串联后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集电极与继电器J1连接,所述继电器J1的常开、常闭触点与电动机M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连接在继电器J1的两端,所述光耦G2输入端正极连接在电阻R6与R7的中点处,负极与单运算集成块IC的比较电输出端6脚连接,输出端与电阻R9串联后与三极管Q2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集电极与继电器J2连接,所述继电器J2的常开、常闭触点与电动机M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连接在继电器J2的两端,所述继电器J1、J2的常闭触点的中点连接在三极管Q1、Q2发射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丰,未经刘文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217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机粉体的表面改性方法
- 下一篇:门开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