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摔倒护身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14854.2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2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杰 |
主分类号: | A41D13/018 | 分类号: | A41D13/018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刘忠达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摔倒 护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人在摔倒时,能对人体起到防护作用的摔倒护身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患者人数有增加的趋势,其中老人占多数。这些患者一旦意外摔倒会造成头部、臂部、腿部等伤害。另外在城乡居民中独居老人也很多,这些人年龄大,在家和外出无亲人在身边,其中有些人还患有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更应预防意外摔倒造成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摔倒护身器,在人意外摔倒时,弹射出气囊,对人体起到防护作用,确保不因摔倒造成伤害。
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摔倒护身器,包括气体发生器,倾角传感器和条形输气带,倾角传感器与气体发生器的对应接口连接,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通过输气管路与条形输气袋连接,其特征在于:条形输气带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前上气囊和后上气囊,前上气囊与前后气囊均与条形输气带相通。
所述条形输气带的下端分别连接有前下气囊和后下气囊,前下气囊和后下气囊均与条形输气带相通。使用时,前上气囊和前下气囊位于人体的前部,而后上气囊和后下气囊位于人体的后部。
前上气囊为网络式结构,头部充气后不影响人呼吸。
倾角传感器连接有安全断电开关,需要时可手动关闭电源,防止意外启动气体发生器。
气体发生器为DTNF70F,低温型(市售产品)。
倾角传感器为双轴倾角传感器SCA100T-DO2型。
上述条形输气带和气囊装设在气囊袋内,气囊袋由内袋片和外袋片组成,内袋片的上、下端分别有内粘扣,外袋片的上、下端分别有外粘扣,内袋片与外袋片通过粘扣连接成气囊袋。内袋片的两端通过连接器或粘扣连接成环形。二个背带的下端分别与内袋片固定连接,使气囊袋形成位于腹部的前气囊袋段和位于背部的后气囊袋段。倾角传感器和气体发生器分别固定在背带上。
倾角传感器在人体倾斜时,倾斜至50-60度之间时倾角传感器报警,同时使气体发生器引爆,为气囊充气,展开。
气囊用布料要有一定强度、绝缘性和防漏气性能好,防止爆开与减少热 量传递,气囊制作缝制时四片均为80mm的水平条状,使气体充气均匀充满,另外气囊外部比内部面积要大些,充气后形成一个凹型,有 利于紧贴人体。
使用时,使用者穿戴上本发明的摔倒护身器,气囊袋围设在腰部,气囊袋两端通过锁紧机构连接,并锁定。使用者一旦因意外摔倒,当倾角传感器测到倾斜50-60度时,倾角传感器报警,并启动气体发生器工作,通过条形输气带使气囊瞬间快速充气展开,形成气垫,对摔倒者进行防护,确保不受外伤。
本发明使用方便,安全防护效果好,特别适用于中老年患高血压、高血糖患者使用,还适用于癫痫病、骑摩托车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条形输气袋与前上气囊和后上气囊连接展开示意图。
图3是条形输气袋与前上气囊、前下气囊、后上气囊和后下气囊连接展开示意图。
图4是内袋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外袋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摔倒护身器,包括气体发生器4,倾角传感器5和条形输气袋1,倾角传感器5与气体发生器4的对应接口连接,气体发生器4的出气口通过输气管路与条形输气袋1连接,其特征在于:条形输气袋1的上端分别连接有前上气囊13和后上气囊15,前上气囊13与后上气囊15均与条形输气袋1相通。
所述条形输气袋1的下端分别连接有前下气囊14和后下气囊16,前下气囊14和后下气囊16均与条形输气袋1相通。使用时,前上气囊13和前下气囊14位于人体的前部,而后上气囊15和后下气囊16位于人体的背部。
前上气囊13为网络式结构,头部充气后不影响人呼吸。
倾角传感器5连接有安全断电开关2,需要时可手动关闭电源,防止意外启动气体发生器。
气体发生器4为DTNF70F,低温型(市售产品)。
倾角传感器5为双轴倾角传感器SCA100T-DO2型。
上述条形输气袋和气囊装设在气囊袋7内,气囊袋7由内袋片8和外袋片9组成,内袋片8的上、下端分别有内粘扣10,外袋片9的上、下端分别有外粘扣3,内袋片8与外袋片9通过粘扣连接成气囊袋7。气囊袋7的两端通过粘扣连接成环形气囊袋。二个背带6的下端分别与内袋片8固定连接,使气囊袋7形成位于腹部的前气囊袋段11和位于背部的后气囊袋段12。倾角传感器5和气体发生器4分别固定在背带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杰,未经刘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黏度水性黑墨水的制备原料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OLED器件阳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