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草专用肥及其制备与施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11328.0 申请日: 2014-03-24
公开(公告)号: CN103880510A 公开(公告)日: 2014-06-25
发明(设计)人: 陈贵林;李伟;任仟;伍双秀;包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 内蒙古大学
主分类号: C05G1/00 分类号: C05G1/0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010021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国省代码: 内蒙古;1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甘草 专用肥 及其 制备 施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甘草种植领域,涉及一种甘草专用肥及其制备与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又名乌拉尔甘草,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十方九草”之称,是常用大宗药材,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耐旱植物资源之一。甘草以根及根茎入药,气微,味甜而特殊,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炎、抗乙肝病毒(HBV)、抑制艾滋病病毒(HIV)、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对人类的肿瘤、衰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也具有重要意义。甘草用途广泛,除上述药用价值外,甘草也多被用于食品和化妆品添加剂。由于西药的研发成本太高,效果不理想,副作用大,很多新药研发的目光投向了大宗中药,源于植物的天然药、补品、化妆品等更加普遍。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甘草的用量也越来越大,我国一些地区对野生甘草的无度采挖造成了甘草药源极度短缺的现象,野生资源面临枯褐。所以人工栽培甘草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目前,甘草人工栽培的技术已开始受到重视并取得阶段成果,如野生变家种、人工栽培和发芽低的问题基本解决。但是对甘草多种有效成分积累及人工调控机理尚不明确,这直接影响着人工栽培甘草的质量和产量等问题。另外,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标准指出,建立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我国中药材生产中关键的一项措施是规范施肥管理技术。研究表明,磷能提高植株抗性,促进糖分运输及早期根系的形成;钾是植物新陈代谢重要元素之一,对多种合成酶起到活化作用;而氮对营养器官建成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不施肥或施肥量不足,将直接影响甘草产量,进而影响有效成分积累;而施肥量过大,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则会导致土壤板结,并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因此,深入研究磷肥、钾肥及其配比对甘草酸、甘草苷、芹糖基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等五种有效成分积累规律的影响,确定一种能增加甘草有效成分,同时使甘草产量最大化的最佳施肥用量及其施肥配比,并根据研究结果生产甘草专用肥,为甘草规范化生产提供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草专用肥及其制备与施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甘草专用肥,由氮肥、磷肥、钾肥、锰肥和锌肥组成;其中,

所述氮肥由尿素组成;

所述氮肥、磷肥、钾肥、锰肥和锌肥的质量比为138:106-318:52-156:5.2:4.6;

所述氮肥的质量以所述氮肥中的氮元素计,所述磷肥的质量以五氧化二磷计,所述钾肥的质量以氧化钾计,所述锰肥的质量以硫酸锰计,所述锌肥的质量以硫酸锌计。

上述甘草专用肥中,所述氮肥、磷肥、钾肥、锰肥和锌肥的质量比为138:212:104:5.2:4.6、138:106:52:5.2:4.6、138:212:52:5.2:4.6、138:212:156:5.2:4.6、138:318:52:5.2:4.6、138:318:104:5.2:4.6、138:318:156:5.2:4.6、138:(106-212):(52-104):5.2:4.6、138:(212-318):(52-156):5.2:4.6、138:(106-212):104-156:5.2:4.6或138:(212-318):(104-156):5.2:4.6。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所述甘草专用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前述各组分混匀,得到所述甘草专用肥。

本发明提供的甘草的施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前述甘草专用肥在一年生的甘草幼苗移栽时分别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

上述施肥方法中,所述基肥由所述氮肥、磷肥、钾肥、锰肥和锌肥组成;

所述追肥由所述氮肥、锰肥和锌肥组成。

所述基肥中,氮肥的施肥量为41.4kg/hm2,磷肥的施肥量为106-318kg/hm2,钾肥的施肥量为52-156kg/hm2,锰肥的施肥量为2.6kg/hm2,锌肥的施肥量为2.3kg/hm2

具体的,所述磷肥的施肥量为106-212kg/hm2或212-318kg/hm2;钾肥的施肥量为52-104kg/hm2或104-156kg/h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大学,未经内蒙古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1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