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车辆用车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1010.2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2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罗超;刘晋;冯亮;孙加平;刘娟娟;王志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12 | 分类号: | B61D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辆 车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车辆结构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辆用车顶结构。
背景技术
车顶结构是地铁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顶除了满足车体需要的结构性承载要求之外,还需方便地布置车顶上的设备,与此同时车顶结构应该尽可能的简洁,在设计上减少制造公差,从而便于车体大部件的装配。
现有技术中,如图1及图2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布置在车顶上的设备如空调或受电弓等,传统的地铁车辆用车顶结构包括交替设置的高顶1’及低顶2’,低顶2’的上表面为平面区域,用于安装各种设备。
但是,这种车顶结构存在如下缺点:如图2中,该车顶结构由高顶1’与低顶2’拼焊组装形成,而高顶1’与低顶2’各由多块并行排列的结构体焊接组成,那么高顶1’与低顶2’的连接处存在纵向延伸的焊缝,同时也存在横向焊缝,横向焊缝和纵向焊缝交叉,应力集中现象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辆用车顶结构,结构简单,不存在交叉焊缝,能够减少应力集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车辆用车顶结构,包括车顶主体及所述车顶主体两侧设置的边梁,所述车顶主体由至少两块纵向延伸的、与所述车顶主体长度相等的型材组装形成,各所述型材平行排列且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提供的地铁车辆用车顶结构,车顶主体通过采用多块并行排列的且长度与车顶主体长度相等的型材组装形成,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不存在交叉焊缝,能够减少应力集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地铁车辆用车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地铁车辆用车顶结构从侧面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地铁车辆用车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地铁车辆用车顶结构从侧面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A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地铁车辆用车顶结构中车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车辆用车顶结构,如图3-图5所示,该地铁车辆用车顶结构包括车顶主体1及车顶主体1两侧设置的边梁2,其中,车顶主体1由至少两块纵向延伸的、与车顶主体1长度相等的型材组装形成,各所述型材平行排列且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的车顶结构中,多块与车顶主体1长度相等的型材沿纵向并行排列,从而形成车顶主体1,车顶主体1的两侧纵向设置有边梁2,由于组成车顶主体1的型材与车顶主体1长度相等,那么各型材之间只需在纵向方向上进行连接,而不需在横向方向上连接,因此,在焊接固定时只会形成纵向焊缝,而不会形成交叉焊缝,从而可减少应力集中。
优选的,如图5及图7中,车顶主体1由五块并行排列的型材组装形成即一块第一型材11、两块第二型材12及两块第三型材13,边梁2沿纵向方向固定在车顶主体1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车顶主体1沿纵向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那么组成车顶主体1的五块型材采用三种断面形式,即第一型材11、第二型材12及第三型材13共三种型材,型材种类少,可降低模具开发费用。
本实施例中,组成车顶主体1的多块型材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接结构,多块型材之间通过插接结构相互插接连接在一起。具体如图7及图8所示,第一型材11一侧设置的插接结构具体为第一型材11的侧面上下位置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111及第二延伸部112,第二型材12一侧设置的插接结构具体为第二型材12的侧面上下位置分别延伸形成的第三延伸部121及第四延伸部122,第一延伸部111及第二延伸部112能够插设进第三延伸部121及第四延伸部122形成的容置空间里,且第一延伸部111及第二延伸部112分别抵顶在第三延伸部121及第四延伸部122的内表面上,由此实现第一型材11与第二型材12的插接连接,然后通过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边梁2也采用与车顶主体1长度相等的型材制作,边梁2与车顶主体1连接一侧设置有搭接结构,两侧的边梁2通过搭接结构与车顶主体1两侧的插接结构搭接连接,然后通过焊接固定。具体如图5及图6所示,边梁2上设置的搭接结构具体包括边梁2一侧下方位置延伸出的伸出部22及边梁2的上表面上靠近侧边位置的凹部21,第三型材13侧面的插接结构具体为第三型材13侧面的上下位置分别延伸出的上伸出部131及下伸出部132,,第三型材13的上伸出部131及下伸出部132分别与边梁2的凹部21及伸出部22搭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1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缝可调模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墙面水泥涂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