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余废热的移动式LNG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0476.0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9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樊栓狮;孙超;郎雪梅;王燕鸿;温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C5/02 | 分类号: | F17C5/02;F17C13/02;F17C13/00;F17C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余废热 移动式 lng 供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化天然气供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余废热的移动式LNG供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天然气即将成为我国城市燃气的主导气源。随着城市天然气供气的普及,如何保障用户在检修改造过程中及用气高峰的连续稳定用气,成为燃气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发明专利CN102606880A及实用新型专利CN201057357Y和CN201310744Y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但上述技术方案在供气安全性上均有所欠缺,且其所采用的气化器存在气化速度慢、占地面积大及环境适应性差等缺点,无法实现长时间稳定供气,更不能在管网大范围检修或管网长期供气不足的情况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余废热的移动式LNG供气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利用余废热的移动式LNG供气装置,包括LNG储存设备和车载气化调压集装箱两部分;所述LNG储存设备为LNG槽车、罐式集装箱等常规设备。车载气化调压集装箱内安设有蓄热式气化器、电控柜、过滤器、调压器、流量计、THT加臭机、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防过液装置、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探头、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截止阀、紧急切断电磁阀、超压切断阀和安全放散阀等安全装置;所述LNG储存设备通过管道与蓄热式气化器连接;所述蓄热式气化器内部设置有用于取热的第一换热管和用于气化LNG的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进出口均安装在同一管板上;蓄热式气化器两端的封头被隔板分成两室,分别作为供热流体的进出口及LNG的进出口;所述换热管配置于管束支撑隔板上,换热管周围填充有相变材料并浸没在导热介质中;所述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蓄热式气化器的外壁上设有一层保温材料和用于测量相变材料温度的温度表。
上述设备中,所述LNG储存设备通过管道与LNG入口法兰、截止阀、紧急切断电磁阀和蓄热式气化器液相入口顺次相连,所述蓄热式气化器气相出口通过管道与防过液装置、过滤器、超压切断阀、调压器、安全放散阀、流量计、THT加臭机、截止阀和天然气出口法兰顺次相连,蓄热式气化器气相出口与防过液装置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还依次设置有测量气化器后温度和压力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THT加臭机与截止阀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还依次设置有测量出站气体温度和压力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有设备均采用不锈钢或合金等防腐材料进行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气化调压集装箱管路上设置有位于不同方位的LNG入口法兰和天然气出口法兰,便于在不同地段通过不锈钢软管与LNG储存设备和燃气管网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柜内自带车载电瓶,通过电线与传感器、流量计及报警探头相连,接收传入的气化器后温度压力、出站气体温度压力流量及泄漏报警信号,通过电路向可燃气体报警器及紧急切断电磁阀输出控制信号实现泄漏声光报警和事故紧急切断。
进一步地,所述调压器为轴流式调压器或自力式调压器,范围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为筒型过滤器或Y型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计为带温度、压力补偿的涡轮流量计、罗茨流量计或超声波流量计,且其信号传送到电控柜。
进一步地,所述THT加臭机为手动加臭机或自动加臭机。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呈U型、S型或螺旋式,其内外表面为光滑面或翅片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材料为一种或几种储能密度大、导热系数高、腐蚀性较小、成本较低、性能稳定的无机相变材料、有机相变材料或复合相变材料,其相变温度介于45~350℃,所述利用余废热的移动式LNG供气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1)蓄热过程:将供热流体(这部分流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热、余热等暂时不用的热,而且该流体的温度要高于蓄热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通过第一换热管,与周围的导热介质及相变材料发生热量交换,相变材料吸热而不断升温,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发生相变,从而将能量储存。
(2)供气过程:LNG储存设备与车载气化调压集装箱经城市道路运至供气现场,LNG经管路从LNG储存设备进入蓄热式气化器后吸收其储存的热量升温气化、再依次经过调压、计量及加臭处理后,通过气相出口输出到燃气管网。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0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