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鱿鱼酥脆圈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06694.7 | 申请日: | 2014-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9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娥;方旭波;余辉;赵小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L17/50 | 分类号: | A23L17/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鱿鱼 酥脆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鱿鱼酥脆圈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鱼肉蛋白组织结构松散、易碎,因此现有技术中,鱼肉膨化食品的制作常将鱼肉打浆擂溃,并在打浆擂溃时加入食盐,促使鱼肉中盐溶性肌球蛋白溶出并形成立体网络结构,也就是先制成鱼糜,再加淀粉等配料,再成型、干燥、膨化。这种鱼肉膨化食品加工工艺复杂,产品不能保持原料的原有特征,口感粗糙。迟玉森等用微波膨化马哈鱼鱼片时存在以下问题:1.膨化率低。最大膨化率为2,即膨化后的鱼片体积是膨化前鱼片体积的2倍。2.色泽差。鱼片干燥前用盐、糖、味精等调味后,膨化加温时易变色。3.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因为鱼片切片时需避开鱼骨,难以实现机械化切片,只能手工切片,花费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过高,生产效率低,难以完全工业化生产。
鱿鱼资源丰富、捕捞量大、原料稳定、价廉物美而成为加工休闲食品的主要水产蛋白质资源。但是,鱿鱼是头足类软体动物、无骨刺、具有特殊的肌肉结构,而且水分含量高,制作传统干制加工产品时,其肌肉蛋白严重收缩变性,组织结构坚硬,往往制品坚韧、不易咬碎,如鱿鱼丝口感粗糙、组织坚硬,严重影响了老年人、儿童等消费群体的食用。因此,开发出工艺简单可行、营养而健康的鱿鱼膨松而酥脆的鱿鱼脆片则可以弥补该市场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鱿鱼酥脆圈,以弥补目前市场上无鱿鱼膨化食品的空白,同时解决目前鱼肉膨化食品口感粗糙,加工时易碎、色泽深以及膨化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鱿鱼肉经包括预处理、切制、渗透预处理、蒸煮、渗透调味、烘干脱水、膨化工序制成,是将预处理过的鱿鱼切成厚度为1-4mm的鱿鱼圈,用预处理剂浸泡1-3小时进行渗透预处理,在60-75℃蒸煮3-5分钟后沥水至水分含量为60-65%,用复配调味料调味后在45-55℃热风干燥至含水量为25-45%后微波膨化而成。
预处理剂配方为:三聚磷酸钠0.5%、NaHCO30.5%、NaCl1%、其余为水。
复配调味料的组成为:按照鱿鱼圈原料质量计,蔗糖粉3-6%,盐1.5-3%,呈味核苷酸二钠0.01%,味精0.04%,黄酒2%。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鱿鱼酥脆圈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鱿鱼酥脆圈的加工方法,包括预处理、切制、渗透预处理、蒸煮、渗透调味、烘干脱水以及微波膨化工序,其中
(1)预处理:鱿鱼清洗干净并去除内脏;
(2)切制:将鱿鱼切成厚度为1-4mm的鱿鱼圈;
(3)渗透预处理:用预处理剂浸泡鱿鱼圈1-3小时;
(4)蒸煮:将渗透预处理过的鱿鱼圈在60-75℃蒸煮3-5分钟后,沥水至鱿鱼圈的水分含量为60-65%;
(5)渗透调味:往沥好水的鱿鱼圈中加入复配调味料,对鱿鱼圈进行渗透调味1-3小时;
(6)烘干脱水:45-55℃热风干燥渗透调味过的鱿鱼圈,使鱿鱼圈的水分含量降至25-45%;
(7)微波膨化:将烘干的鱿鱼脆圈微波膨化,或按照1:1的微波-光波组合对鱿鱼圈进行膨化。
所述工序(1)预处理后将鱿鱼冻结。
工序(3)中的预处理剂按鱿鱼圈原料质量计,三聚磷酸钠0.5%,NaHCO30.5%,NaCl1%,其余为水。所述预处理剂的添加量为所述鱿鱼圈原料质量的70-100%。
所述工序(4)中的复配调味料的组成为:按照所述鱿鱼圈原料质量计,蔗糖粉3-6%,盐1.5-3%,呈味核苷酸二钠0.01%,味精0.04%,黄酒2%。
工序(6)后还将烘干脱水的鱿鱼圈置于-3-4℃均湿,使鱿鱼圈中的水分分布均匀。均湿时,还添加番茄汁味风味料、蒜香味风味料或鱿鱼蒸煮液浓缩膏对鱿鱼圈进一步调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66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