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锈钢材用锈层生长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6541.2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高义斌;仇汴;安勤岗;田赟;常鑫;胡建勋;赵定义;屈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科迪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23 | 分类号: | C23C22/23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红林 |
地址: | 10000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材 用锈层 生长 抑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锈反应材料,具体地指一种带锈钢材用锈层生长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器件处于大气环境中极易遭受腐蚀,对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为防止钢铁器件的继续腐蚀,一般采用除锈的方式将其表面的锈层处理掉,再涂刷防腐漆,以隔绝大气对其产生的腐蚀。由于钢铁除锈过程操作复杂繁琐,并且容易返锈,无形中加大了防腐的成本。采用化学处理的方式将锈层转化为保护层是目前比较好的一种防腐蚀手段,并成为钢铁防腐蚀技术的一种趋势。
目前存在的技术中,已经出现了铁锈转化液等产品,通过一层或多层涂刷的方式,覆盖在带有锈层的钢铁基材上,通过化学作用将铁锈反应掉,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目前此类产品一般含有较大量的无机酸如磷酸、盐酸等物质,如若未完全反应则会对钢基材有较强的腐蚀;部分产品还含有亚硝酸盐、铬酸盐、有机溶剂等成分,对操作人员有强烈危害。公开号为CN102191492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转锈防锈涂剂,它通过涂覆在带锈钢材表面实现铁锈的转化。但其缺点是无机酸酸含量较高,对基材及后续漆膜破坏性较大;同时含有甘油,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干燥较慢,影响后续施工。公开号为CN102071414A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除锈防锈转化膜处理剂,将该除锈防锈转化膜处理剂直接涂覆钢材表面上,以除去钢铁表面铁锈,并形成一层转化保护膜,但其缺点是仍具有较高的无机酸含量,并对锈层厚度有严格要求,不具有广泛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锈钢材用锈层生长抑制剂,该抑制剂对锈层厚度要求宽泛,不会对钢基材造成腐蚀,可用于代替人工除锈处理,经过该抑制剂反应过的带锈钢基材可直接涂刷防腐底漆。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锈钢材用锈层生长抑制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50-100份的无机酸、50-100份的五倍子酸、10-100份的三聚磷酸铝、10-50份的酒石酸氢钾、30-50份的硫脲、100-300份的异戊醇、10-50份的表面活性剂、1-50份的消泡剂和1-30份的增稠剂和500-800份的水。
上述带锈钢材用锈层生长抑制剂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50-100份的五倍子酸加入到65℃~70℃的200-300份水中溶解,再加入100-300份的异戊醇混合均匀后待用;
(2)将50-100份的无机酸、10-100份的三聚磷酸铝、10-50份的酒石酸氢钾和30-50份的硫脲依次溶解在300-500份的20℃~40℃温水中;
(3)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边搅拌边滴加至步骤(2)制得的溶液中直至完全混合均匀,再超声10~20分钟,最后将10-50份的表面活性剂、1-50份的消泡剂和1-30份的增稠剂依次加入至溶液中,过滤即制得带锈钢材用锈层生长抑制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无机酸为磷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氧基硅氧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增稠剂为聚丙烯酰胺。
本发明带锈钢材用锈层生长抑制剂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深入锈层,并与活性γ-FeOH相反应,抑制γ-FeOH相向Fe3O4相转化,从而抑制铁锈生长;
2、能将已有锈层转化成惰性保护层;
3、酸含量低,对基材腐蚀小;
4、可节省人工除锈的成本。
该抑制剂能够渗透到锈层深处,并与活性γ-FeOH相作用,抑制其向Fe3O4相转化,从而抑制铁锈的生长。另外还能对已有的锈层进行螯合转化反应,并将其转化成惰性保护层。该抑制剂对锈层厚度要求宽泛,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锈层,且不会对钢基材造成腐蚀。可用于代替人工除锈处理,经过该抑制剂反应过的带锈钢基材可直接涂刷防腐底漆。
本发明所用无机酸为磷酸,磷酸作为中强酸,不会对基材产生强烈的腐蚀,同时还能形成致密磷化层,增加基材耐腐蚀能力;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相对其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人体危害更小,并具有很高的生物降解度,环保性好;消泡剂为聚二甲氧基硅氧烷,聚二甲氧基硅氧烷具有良好的消泡能力;增稠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与体系相容性较其他水性增稠剂更佳,不会引起沉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科迪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科迪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6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以及拼接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纯电动汽车的整车布置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