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绞盘提升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02705.4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4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S·W·张伯伦;C·R·维斯涅夫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4 | 分类号: | B65G6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成城;傅永霄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绞盘 提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涉及的领域包括用于机动车辆的容器操纵系统的设备以及利用该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运输货品的主要成本是由将货物载入车辆以及从车辆卸载货物所需的劳动和时间产生的。当货物总量少于满荷时,上面提及的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变型可包括用于机动车辆的容器操纵系统,所述机动车辆具有大致水平的货物底座区域。所述容器操纵系统可包括用于容纳货物的带轮的容器。所述容器可具有邻近于所述容器的前端的对准表面。可提供连接到车辆上的电动绞盘。所述绞盘向所述容器施加竖直运动。引导结构可连接到所述车辆上,以用于通过与所述容器的对准表面相互作用来引导所述容器的竖直和水平运动。
本发明能包括下述解决方案。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容器操纵系统,所述车辆具有大致水平的货物底座区域,所述容器操纵系统包括:
用于容纳货物的带轮的容器,所述容器具有邻近于所述容器的前端的对准表面;
连接到所述车辆上的电动绞盘,所述绞盘具有用于连接至所述容器的线缆,所述绞盘向所述容器施加竖直运动;以及
连接到所述车辆上的引导结构,以用于通过与所述容器的对准表面相互作用来引导所述容器的竖直和水平运动。
2.如方案1所述的容器操纵系统,其中,所述对准表面邻近于所述容器的顶部。
3.如方案1所述的容器操纵系统,其中,所述对准表面由辊提供。
4.如方案3所述的容器操纵系统,其中,在所述容器的横向侧上具有辊。
5.如方案3所述的容器操纵系统,其中,具有两个竖直对准的辊,并且所述引导结构的水平部分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引导结构的竖直部分的横向宽度。
6.如方案1所述的容器操纵系统,其中,所述线缆借助于钩与所述容器连接。
7.如方案6所述的容器操纵系统,其中,所述钩借助于所述容器在所述货物底座上的水平运动而从所述容器被自动地释放。
8.如方案1所述的容器操纵系统,其中,所述绞盘定位于长轴上,并且所述绞盘在所述长轴上的位置能够被调整。
9.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容器操纵系统,所述车辆具有大致水平的货物底座区域,所述容器操纵系统包括:
用于容纳货物的带轮的容器,所述容器在横向侧上具有邻近于所述容器的顶部前端的竖直对准的辊;
连接到所述车辆上的能够调节位置的电动绞盘,所述绞盘具有线缆,所述线缆具有用于连接至所述容器的钩,所述绞盘向所述容器施加竖直运动;以及
连接到所述车辆上的引导结构,以用于通过与所述容器的辊相互作用来引导所述容器的竖直和水平移动,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竖直轨道和水平轨道,并且其中所述水平轨道的横向宽度大于所述竖直轨道的横向宽度。
10.如方案9所述的容器操纵系统,其中,所述钩借助于所述容器在所述货物底座上的水平运动而从所述容器被自动地释放。
11.一种操纵用于由车辆运输的货物的方法,所述车辆具有大致水平的货物底座,所述方法包括:
将货物装载到带轮的容器,所述容器在横向侧上具有邻近于顶部前端的对准的辊;
将所述容器靠近所述车辆货物底座移动;
将容器辊与连接到所述车辆上的竖直轨道对准;
将与绞盘连接的线缆连接到所述容器,所述绞盘连接到所述车辆上;
利用所述绞盘拉动所述线缆以使得所述容器被竖直地提升并且使得所述辊与连接至所述车辆的水平轨道水平地对准;以及
手动地将所述容器水平地推至所述货物底座上。
12.如方案11所述的操纵用于由车辆运输的货物的方法,还包括:借助于钩将所述线缆连接至所述容器;以及借助于使得所述容器水平地移动到所述货物底座上而从所述容器自动地释放所述钩。
13.如方案11所述的操纵用于由车辆运输的货物的方法,还包括:调整所述绞盘相对于所述货物底座的位置。
本发明的其它示例性变型将从下文提供的详细描述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虽然公开了本发明的可选变型,但其旨在仅用于举例说明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从详细描述和附图将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变型的选定示例,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变型的容器操纵系统的局部透视图;
图2是图1示出的容器操纵系统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变型的类似于图2的视图,示出了容器操纵系统的操作的后续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2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